首頁 > 名言 > 佳句美文 > 喝水不夠也會引起腰疼

喝水不夠也會引起腰疼

來源:男爵風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你經常被腰背痠痛所困擾,並且找不到原因,此類狀況甚至在休息後也沒緩解,那就要小心了。這很可能是由於身體缺水引起的。

據統計,我國腰椎病患者已接近2億,腰間盤突出症患者佔全國總人數的15.2%,近些年來呈上升趨勢,治療不當或不及時會造成肢體麻木、小便失禁甚至終身癱瘓。與此同時,腰椎病發病明顯趨向低齡化。

喝水不夠也會引起腰疼

腰椎間盤位於兩個椎體之間,是一個具有流體力學特性的結構,由髓核、纖維環和軟骨板三部分構成,其中髓核爲中央部分,纖維環爲周圍部分,包繞髓核,軟骨板爲上、下部分,直接與椎體骨組織相連,整個腰椎間盤的厚度爲8mm~10mm。

腰椎間盤突出症主要是因爲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

人體上部重量70%左右是由儲存在椎間盤孔中的水分所支撐的。20歲以前腰椎間盤有血管分佈,其後逐漸消失其水分含量也逐年降低,胎兒時纖維環和髓核的水分含量分別爲80%和90%。30歲時分別降至60%和75%。

椎間盤從出生到我們走向生命的終點始終處在一個脫水的過程,也就是說隨着我們年齡的增長椎間盤的含水量是越來越少的。水與循環相關,水與營養代謝相關,缺水就會造成椎間盤的老化,營養供應易不足,損傷不易修復。

身體長期慢性缺水會導致背痛、腰痛等輕微疼痛和不適。有研究表明,充分補充體水分後,很多人的慢性疲勞綜合徵及背痛、腰痛、肌肉痛、關節痛等症狀都能減輕。

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尿液的顏色來判斷是否需要喝水。一般來說,人的尿液爲淡黃色,如果顏色太淺,則可能是水喝得過多,如果顏色偏深,則表示需要多補充一些水了。

中醫中藥治療

中醫中藥是傳統醫學的組成部分,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是中國的國粹,幾千年來不知道治好了多少疑難雜症,一直以來被國人引以爲驕傲。但要注意口服中藥的副作用,口服中藥對肝、膽、脾、腎等有一定的傷害,因此使用 黃氏外用中藥 治療是最佳的選擇, 外用中藥,之最大的優點在於,直接滲透作用,不用口服,不通過胃吸收,所以傷不到肝、膽、脾、腎等,沒有副作用,從病理上進行治癒;使用方便,不過敏,被稱爲綠色療法,是遵循中醫通則不痛的原理,治療腰疼療效很好。

中醫膏藥治療

膏藥治療:由於膏藥具有較高的稠度,故而其具備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緩慢、作用長期持久、局部療效切實,而且傳統膏藥外治法具有無痛苦、無併發症、安全便捷、療效肯定等一系列優點,早已成爲衆多患者所首選之治療方案。

中醫診斷

1.氣滯血瘀:患者一般可有明顯外傷史。傷後即感腰部不能活動,疼痛難忍,脊柱側彎。腰4.5或腰5骶1一側有明顯壓痛點,並向下肢放射,咳嗽加重;後期可見下肢疼痛麻木,甚至肌肉萎縮,直腿擡高試驗陽性。舌質紫暗,脈澀弦數。此爲受傷後,氣血瘀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

2.風寒溼:無明顯外傷史,病因不明顯,逐漸感到腰部伴下肢重着疼痛,轉側不利。漸漸加重,脊柱側彎,亦有椎旁壓痛及放射痛。遇天氣變化時,疼痛加重。苔白膩脈沉緩。此屬風寒溼之邪所致。

3.腎虛:患者素體稟賦不足,或長期患有慢性疾病,以致腎臟精血虧損,無以滋養經脈,出現腰腿疼痛,酸重無力,纏綿數年,時輕時重。屬腎陽虛者,伴有畏寒肢冷,面色浮白,尿後餘瀝甚則不禁,氣喘;屬腎陰虛者,多有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面部潮紅,口乾咽燥,五心煩熱等。

處方治療

處方1:當歸12克,蘇木、桃仁、地龍各9克,官桂、麻黃、黃柏、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日1劑,飯前分服2次,15天爲1療程。

療效:服藥2療程,治癒率達92%

處方2:制首烏180克,苡仁20克,白酒750毫升。

用法:藥浸酒內15天,去渣取液,每服30毫升,日2次。

療效:用藥1~2劑,有效率爲82.5%

按摩治療

慢性腰痛按摩手法

揉:取坐姿,兩手五指併攏,分別放在左右後腰椎部,掌心向內,上下緩慢揉搓,至發熱爲止。

滾:兩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滾動、按摩,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覆多次進行。頭部可配合前傾後仰。

推:兩手對搓發熱之後,重疊放於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30-50次,至局部產生髮熱感。

壓:兩手叉腰,大拇指分別按於腰眼處,用力擠壓,並旋轉揉按,先順時針,後逆時針各36圈。

捏:兩腳前伸而坐,或彎曲膝蓋,或正坐姿勢均可。兩手分別捏拿、提放腰部肌肉15-20次。

叩:雙手握拳,兩拳手心向外,輕叩腰部以不引起疼痛爲宜,左右同時進行,各叩30次。

抓:雙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壓於腰側不動,其餘四指從腰椎兩側處,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膚,從腰眼抓到尾部,兩手同時進行,各抓36次。

抖:兩手置腰部,以掌根按腰眼處,手心向內快速上下抖動15-20次。

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1-2分鐘。

點:取坐位,以兩手中指尖分別點按兩腿上的委中穴(膝關節後),點按1-2分鐘,直至被按部出現酸、麻、脹的感覺。

腰疼食療

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孕婦腰痛常由氣血兩虛引起,可釆用飲食療法進行適當調理,但最好在醫生的辯證指導下進行服用爲宜。

(1) 杜仲核桃湯:杜仲30克,核桃仁50克,豬骨或肉排骨適量,文火熬湯。適用於腎虛型,主要症狀是腰痠膝軟,勞累後加重,甚至伴有脫髮、頭暈、耳鳴。

(2) 桑寄生紅棗茶:桑寄生30克,紅棗10枚(去核),雞蛋1個(連殼),紅糖適量,水煎代茶。適用於血虛型,見於腰痠,下腹空墜感,心季,面色蒼白。

(3) 千斤拔雞爪湯:千斤拔50克,花生50克(連衣),紅棗10枚(去核),雞爪6只,文火熬湯。適用於氣虛型,見於腰痠,小腹隱痛,下墜感明顯,氣短,乏力,多汗。

(4)海帶25g,荔枝15g,小茴香15g。加水共煮,每日飲服一次。

(5)生韭菜(或根)500g。搗汁溫服,每次500ml,每日2次。

(6)淡菜300g。烘乾研末,與黑芝麻150g炒熟,拌勻,早晚各服一匙。

(7)芝麻15g,大米100g。將芝麻用水淘淨,輕微炒黃後研成泥狀,加大米煮粥。每日一劑,供早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