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挖耳朵上癮?小心癌症找上門

挖耳朵上癮?小心癌症找上門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們爲什麼要挖耳,無非是想把耳道內的耳屎挖出來止癢,此外也認爲耳屎是耳道內的垃圾,其實這是對耳垢的認識不足。“耳垢”,醫學名稱爲“耵聹”,是一種外耳道油脂分泌物,對耳朵是起自衛作用的。

挖耳朵上癮?小心癌症找上門

耳屎可以說是守護外耳通大門的“保安”,當空氣中的塵埃衝進耳道時,耳屎油就隨時將它黏,不讓其深入,以保持耳道的清潔。一旦亂飛的小蟲誤撞入耳道,耳屎的苦味會讓它迷途知返,立即自動退出。此外,耳屎也是“消聲器”,人的聽覺十分靈,外界的不同聲波傳入耳道,震動鼓膜,人就會聽到雜七雜八的聲音,而耳道里的耳屎,對外界的聲音有緩衝作用,就像消聲器那樣,從而保護鼓膜不受損害。

一般來說,耳垢並不是耳朵裏的垃圾,正好相反的是,耳垢有自衛功能,外耳道死皮與耳道內分泌物積聚而成的耳垢,可有效抵禦外來細菌侵襲、滋潤耳道及殺菌。耳朵有天然地自動清理耳垢的功能,當耳道內皮膚新陳代謝時,耳道油脂腺定期分泌的油脂會粘着脫落的表皮形成新耳垢,舊耳垢則會從耳道逐步“排”出耳外。所以除非特殊情況,我們大可不必使用人爲的方法去清洗或挖耳垢。

耳朵若掏得不當,會引起許多併發症,如破壞外耳道皮膚或毛囊,可導致“外耳道炎”或“外耳道癤”;此外外耳道窄,又深,一不小心就會使鼓膜破裂,讓聽力受損;如果感染了病菌,不僅非常痛苦,還有可能患上化膿性中耳炎。若不進行有效治療,感染的病毒就會通過血液循環或淋巴液大肆蔓延,那就有可能患上腦膜炎或腦膿腫。

如果使用不衛生的物件挖耳,會讓黴菌進入耳道,若耳道不夠乾燥,便可能感染徽菌病,引發痛癢並流膿,讓人的聽力也由此下降。如果是老年人,身體新陳代謝變得緩慢,耳道內分泌減弱,表皮乾燥,會引發瘙癢,如此刺激人去挖耳,如此緩解瘙癢感,但經常性地掏耳洞,等於是慢性刺激,可能引生乳頭狀瘤,乳頭狀瘤雖說可通過手術切掉,是良性腫瘤,但不足以根治,復發的風險比較大,復發多次的話,就有轉變爲惡性腫瘤的危險,形成癌症。

如果耳道油膩或耳垢積聚太多,堵塞耳洞,嚴重影響聽力等,可經專業醫生用溫水清洗耳道,把耳垢清除,或用專業的入耳式儀器輔助清潔,比如藉助手術顯微鏡,使用吸管、特製的鉗等,取出耳垢。然而,最保守的清除耳垢的辦法是,滴入耳道少量橄欖油,軟化潤滑耳垢,讓它自行流出。千萬不要用棉花棒挖耳,這樣很容易把耳垢愈推愈入,令它無法自然排出。

總之,挖耳的習慣最好不要養成,動不動掏耳朵百害而無一利!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