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立秋暑未休 養肺莫悲秋

立秋暑未休 養肺莫悲秋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立秋暑未休 養肺莫悲秋

今天8月8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立秋又名交秋,代表暑秋交替的意思,預示着暑熱漸退、秋季到來。立秋時節,天高氣爽,月明風清,自然界陽氣逐漸斂降,陽消陰長,天氣開始慢慢變得涼爽。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緯度、海拔不同,真正入秋的時間先後不一,尤其南方地區立秋雖至而秋未至。中醫認爲立秋後秋氣應肺,秋燥漸顯,理應養肺潤肺,但目前廣東地區仍處長夏,暑熱之氣仍然明顯。專家成認爲,在這夏秋交季、陰陽消長之時,養生調理應從消暑清熱逐漸向滋陰養肺過度,重點順應陽氣的斂降,避免身體的過度耗傷。

立秋轉季防面癱

立秋處於三伏中的末伏前後,正如俗話所說“三伏帶一秋,還有二十四個秋老虎”,嶺南地區大多暑熱未消,加之立秋以後晝夜溫差逐漸增大,這個時期身體既容易被暑熱所傷,也容易因風寒侵襲而出現各種不適。立秋時節雨水仍較多,天氣容易變化,尤其夜晚氣溫下降,涼風來襲或是下雨後很容易感受風寒,出現惡寒頭痛、肌肉痠痛、腹痛腹瀉等症狀。白天氣溫炎熱,宜穿着清爽的夏裝,出門前應提前做好防曬措施,並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隨身攜帶雨具和薄外套以免淋雨着涼。

此外,立秋時期也是面癱的高發時節,尤其隨着夜幕降臨人體陽氣從外往裏收,此時體表腠理偏虛、禦寒能力下降,過度吹風納涼,風寒之邪侵襲頭面則可致面癱。面癱不會對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脅,但治療不及時或療效不佳則會影響容貌。因此,立秋轉季使用空調應注意溫度不宜過低,特別是空調風口或電扇冷風切忌正對頭面直吹,醉酒、疲勞、汗出、洗浴後也不宜當風而吹,熟睡時頭面受涼、冷風直吹則更易犯病。

減辛增酸收肺氣

《素問·髒氣法時論》曰:“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立秋過後肺金當令,雖然此時伏熱未盡,但大自然的陽氣逐漸降斂,此時養生需順勢而爲,應秋氣之降。成傑輝介紹,辛味發散瀉肺氣,酸味主收降肺氣,諸如姜、蔥、蒜、韭菜、辣椒、胡椒之品辛香宣散而瀉肺傷陰,在立秋之後不宜多食,若僅作爲烹飪配料,酌情少許亦無不可。諸如烏梅、山楂、楊桃、蘋果、柚子等酸甘生津之品可適當多食,有斂肺酸收之效,以使肺氣平降。

此外,夏秋交替之時暑熱未退,戶外工作者常常難耐高溫、汗出較多,綠豆湯、酸梅湯、菊花茶等消暑飲品亦當常備以防暑傷。經過炎炎夏日暑溼所傷,許多人的脾胃功能有所減弱,此時飲食仍宜溫食,不宜過飽,可少吃多餐,過於肥甘厚膩的食品難以消化,冷食容易損傷脾胃,都應該儘量避免。粳米、小米、糯米具有健脾胃、益中氣的功效,可適當補充。脾胃在五行屬土,此時飲食顧護脾胃恰是應於秋氣培土生金、因時制宜的養生之道。

調暢情志莫悲秋

肺屬金,在志爲憂。人與天地相參,隨着立秋來臨天地間陽氣慢慢收降,人的情緒也容易變得不穩定。素體肺氣偏虛之人,有時候不知不覺情緒就莫名低落起來。尤其上了年紀的獨居老人容易衍生垂暮、淒涼之感,睹物思人,更是牽掛遠方的兒女;更年期婦女容易感嘆年華老去、容顏不再,情緒相當敏感,常常悲傷失落;工作生活壓力大的中青年人,遇到小事容易感到諸事不順,才華不能施展,情緒壓抑,鬱悶難舒等等。

立秋過後,調攝精神確是養生的要務,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云:“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誰都想“安寧致遠,心緒平靜”,但情志調養並非單靠個人努力就能輕易做到。但願遠離家鄉、在外打工的孩子別忘了多給家裏的老父母打電話、發短信,捎去問候和關愛以減其秋思。同一屋檐下,老夫老妻之間亦當相互包容、相互扶持,子女和父母之間應當增加溝通和互動,互助互愛,共渡難關。努力拼搏的年輕人,不要光埋頭苦幹,應當多與上司和同事交流意見共創佳績,工作之餘多與家人、朋友談心放鬆,勞逸結合才能保持積極進取的動力。

加強鍛鍊健體魄

經過夏季高溫的炙烤,人體能量消耗較大,機體免疫力往往下降,現又值季節交替之時,老人、小孩及體弱者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常常不足而更易生病。秋季是傳染病高發的季節,從立秋開始加強鍛鍊,能強健體魄,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首先宜“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能順應陽氣收降,早起則利於肺氣宣發,讓人精神飽滿,精力充沛。早上起牀後宜到室外活動,配合各種拳操動作,進行有節律的呼吸調息,吐故納新,能改善肺部功能,增強體質。另外,立秋過後早晚氣溫相對涼爽,正是進行體育鍛煉的好時候,適宜開展各種運動鍛鍊,如跑步、打球、游泳、做操、武術、跳舞等,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增加運動量。但要注意的是此時運動強度不宜過劇,因爲“秋主收降”,運動過劇出汗太多,會增加機體耗傷,也不利於陽氣斂降。

■小貼士

兩種保肺強身養生功法

【捶腰背】端坐,腰背自然挺直,兩手握空拳,捶打腰背中央及兩側,從下往上,再從上往下,先中央後兩側,各捶30次。此法可通調背部經絡,暢肺氣,健腰腎。

【摩鼻】將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至熱後,分別沿鼻樑、鼻翼兩側上下搓摩30次,然後用兩手食指按揉兩側迎香穴30次。此法可養肺健體,增強機體免疫力。

立秋食療方

●蓮藕薏米排骨湯

【材料】排骨500克,蓮藕250克,薏米30克,蜜棗2枚,生薑3片。

【製法】以上材料洗淨後,排骨切塊,蓮藕切厚片,將材料全部放入煲中,加水適量,大火煮開後改慢火煲2小時,然後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消暑利溼。適合暑溼傷脾,或素體脾胃偏虛之人。

●生地綠豆粥

【材料】生地30克,綠豆30克,白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法】生地洗淨後,放入煲中加水適量,大火煮沸,轉小火煮約30分鐘後,倒出藥汁,再復煎煮1次,兩次藥汁合併濃縮至200毫升備用。將白米、綠豆洗淨後熬粥,待粥成加入生地汁,繼續加熱攪勻後放入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消暑,養陰生津。適合暑熱陰傷,咽乾舌燥之人。

●桂圓紅棗蓮子粥

【材料】桂圓乾10克,紅棗20克,蓮子30克,糯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法】以上材料洗淨後,紅棗去核,蓮子去芯浸泡1小時,然後全部材料放入煲中,加入足量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至粥成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養心安神。適合夏秋之交脾胃受損,或素體血虛、失眠多夢之人。

●雪梨銀耳糖水

【材料】雪梨1個,銀耳30克,蓮子20克,冰糖適量。

【製法】蓮子洗淨去芯浸泡1小時;銀耳洗淨,泡軟撕成小片;雪梨洗淨後削皮去心,切成小塊備用。將以上材料放入燉盅內,加水適量,開火燉1小時即可。

【功效】養陰潤肺寧神。適合陰虛肺燥,心煩多夢之人。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