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護士被逼抱幼兒屍體示衆 中國醫患關係緊張

護士被逼抱幼兒屍體示衆 中國醫患關係緊張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手機拍攝:口太康縣人民醫院醫生護士被逼抱屍示衆

護士被逼抱幼兒屍體示衆 中國醫患關係緊張

這是9月27日晚上6點,在太康縣人民醫院門口發生的一幕。醫護人員懷中抱着的幼兒名叫耀耀,已經死亡,耀耀的家人要求醫護人員輪流抱着孩子的屍體。家屬一直在數落着醫護人員的違規操作和不負責任。

耀耀的奶奶告訴記者,9月26日晚上8點多,耀耀突發高燒,家人立即把他送到了太康縣人民醫院兒科進行治療。當天夜裏耀耀的病情沒有減輕,27日上午醫護人員在耀耀頭上打了一針。打完針後十分鐘,耀耀出現了異常,家人趕緊呼喊醫生前來搶救,但是孩子並沒有好轉,半小時,孩子死亡了。耀耀的家人認爲,醫院應該爲耀耀的死負責。

今天上午,耀耀的家人把棺材擺放到太康縣人民醫院門口。記者從太康縣公安局瞭解到,醫院方面控告家屬的辱罵、毆打和聚衆鬧事等行爲,目前警方已經將耀耀的爺爺、外公和姑姑等四人控制,警方成立了由刑偵、治安和派出所組成的聯合專案組,對此事展開調查。

耀耀的爸爸說,孩子死亡後醫院方面存在篡改,病例等違規情況,很多證據由他父親保管,因爲父親被公安機關控制,所以不能向記者出示。

天下午,太康縣人民醫院負責人告訴記者,27日上午11點,耀耀的病情加重後一直搶救到下午1:50,但是,搶救無效孩子不幸死亡。隨後家屬要求所有醫護人員輪流抱着耀耀的屍體,並且把醫護人員集中限制在治療室裏面辱罵毆打。民警趕到現場,也沒有能控制局面。

△監控視頻:孩子家屬對醫護人員毆打辱罵扇耳光

醫院負責人說,醫護人員不存在用錯藥的情況,下一步會積極配合公安和衛生部門進行調查。在這次事件中一名護士和一名保安受傷。

△太康縣人民院醫護人員向記者訴說被打情況

今天上午,太康縣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聚集到大街上,舉着“還我尊嚴、還我人格”的牌子。抗議這次圍攻侮辱醫護人員的事件。

延伸閱讀:外媒:中國醫患關係緊張 政府應從根本着手改革

5月,中國醫師協會報告稱,接受其調查的1.26萬名醫生中有13%的人表示,自己在去年遭到過身體上的攻擊。6月,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官方媒體報道了12起類似事件。

中華醫院管理協會撰寫的報告稱,從2002年到2012年,襲擊醫護人員的事件數量平均每年增長23%。這意味着,據估算在2012年,每家醫院出現了27起襲擊事件。

有專家表示,醫患之間的暴力事件是醫療體系陷入危機的徵兆。

報道稱,得益於2009年實施啓動的一系列雄心勃勃的改革,大部分中國人已經擁有了某種形式的公共醫療保險。然而,保險的覆蓋範圍並不全面。一方面,多家醫院仍苦苦掙扎着滿足相關需求,努力以患者可以承受的價格爲他們提供像樣的治療和護理。另一方面,患者們則對長時間的候診,劣質的醫療服務以及能讓整個家庭破產的鉅額賬單抱怨連連。

醫生們的權益同樣受到了侵害。美國的醫生總體而言都收入不錯。而中國醫生的待遇相當於公務員,與私營部門的醫護工作者相比,薪水微薄。醫院的走廊上排着長長的隊伍,治療人數不斷增多的患者爲醫院帶來了巨大壓力。

報道稱,如果情況不對了,或者當患者認爲出現問題的時候,沒有什麼保護措施可以採用。沒有醫療事故保險可用於投保,法院審判也並不一定公正,在這種情況下,醫生和患者之間的爭端常常都是以非正式的方式解決,或者根本得不到處理。一些患者家屬試圖自行解決問題,襲擊他們認爲犯了錯誤的那些人,或僅僅是他們遇到的第一個身穿白大褂的人。

醫生的士氣可能不會變得更加低落了。中國醫師協會所做調查發現,希望自己的子女從事醫療工作的中國醫生所佔比例從2002年的11%下滑到2011年的7%。一位中國學生2012年在寫給醫學雜誌《柳葉刀》週刊的一封信中表示“後悔”選擇醫生這個職業。

他寫道:“新一代的中國醫生感到失落。他們不知道應不應該繼續學醫,也不知道如何面對與患者之間複雜而窘迫的關係。”

報道稱,他們還想知道如何能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去年,在上海附近地區工作的一位46歲的專家在醫院外面遇刺身亡。附近一家醫院隨後開設了武術課程。醫護人員在課上學習如何利用摺疊椅等物品阻止他人對自己實施攻擊。

歐麗志工作的廣東省的官員目前在呼籲有關部門成立醫院內部的警察派出所,在醫院安裝報警系統,並派出更多的巡邏安保人員。此舉或許可以在短期內平息緊張情緒,但似乎不可能創造出平靜和彼此信任的環境。

《柳葉刀》週刊在一篇內容直截了當的社論中呼籲中國官員要把目光放得更爲長遠,不要僅侷限在維持治安方面。它寫道,“儘管把醫院建設成戒備森嚴的機構或許是一項必要的措施,但它只是針對令人不安和絕望的現狀的短期解決辦法。”

該週刊稱,中國需要通過處理涉及醫院資金、醫護人員薪酬和患者掌握的醫學知識等問題,把醫學工作變爲具有吸引力,受人尊重,令人滿意和具有安全感的職業。

要保護像歐麗志一樣的人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歐麗志正處在術後康復階段。給她做手術的外科醫生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說,她的手有可能恢復功能,也有可能無法做到這一點。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