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網絡外賣加重塑料污染 全國每天丟棄至少2000萬個外賣盒

網絡外賣加重塑料污染 全國每天丟棄至少2000萬個外賣盒

來源:男爵風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外賣正給全球帶來一場生態浩劫。”近日,朋友圈流傳一條呼籲公衆減少、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微信,希望通過改變消費習慣來緩解塑料污染問題。

網絡外賣加重塑料污染 全國每天丟棄至少2000萬個外賣盒

記者調查發現,如果僅從消費端產生的數量來看,全國每天丟棄的外賣一次性餐具至少2000萬個,由於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的渠道不暢,它們中大部分最終變成了垃圾,不得不以填埋或焚燒的方式處置。

無論從能源浪費的角度,還是從加重城市運行負擔和環境污染風險的角度,外賣一次性餐具帶來的污染問題都已成爲必須正視的問題。

源頭:塑料餐盒無法替代

每天丟棄2000多萬個外賣一次性餐具,這還是保守數據。

目前,我國主要的網絡外賣平臺爲“美團外賣”“餓了麼”和“百度外賣”。按照各平臺公佈的日訂單量,“美團外賣”超過1300萬單,“餓了麼”在900萬單左右;“百度外賣”按照市場份額佔比來推算,約爲200萬單。假設每個外賣訂單隻產生1個一次性餐具,那麼僅這3家外賣平臺每天就要產生2400萬個一次性餐具。實際數量可能更多,有環保組織研究分析了100個外賣訂單發現,平均每單外賣會消耗3.27個一次性塑料餐盒/杯,以此計算,這3家平臺每天將產生近8000萬個一次性餐具。這還不包括其他網絡外賣平臺和傳統餐飲門店產生的一次性餐具,數量之多,令人咋舌。

公衆的消費習慣要改變,絕非朝夕之功。減少一次性餐具,網絡外賣平臺該做些什麼?

“我們的商業模式,目前一次性餐具是不可分割的一環。”一位“餓了麼”內部人士坦言,總不見得讓外賣小哥徒手把餐食送到家家戶戶。就算是一些商戶提供可反覆清洗利用的餐具,可餐後這些餐具誰來歸還給商戶?如果不歸還,就要讓消費者埋單,價格高於一次性餐具,消費者不一定能接受,而且還是沒有跳開“賣餐具”的思維,這些餐具要投入原料生產,天長日久不也是一種浪費?

該人士透露,公司高層已注意到一次性餐具的環保問題,但能夠嘗試的做法很有限。比如,在團體早餐外賣業務上,用更環保的紙袋來替代塑料餐具,按照目前市場規模,每天可以節省十幾萬個塑料餐盒。至於其他時段的外賣,食物中多含湯水、油脂,使用塑料餐盒盛放更合適,要換成紙盒,容易滲水滲油、使米飯粘連,難以被消費者接受。

此外,“餓了麼”還打算在訂餐頁面設計“不要筷子”“不要勺子”“不要牙籤”等選項,讓有環保意識的消費者勾選,但最關鍵的塑料餐盒卻因爲“無法替代”,沒有設計這種環節的打算。

另一家平臺“美團外賣”今年6月和中國烹飪協會、中華環保基金會以及數十家餐飲品牌共同發起“綠色外賣行業公約”。記者仔細查看該“公約”,發現裏面和餐具有關的只有一條:“推動使用綠色餐具”,只是提倡商家用可降解的優質餐盒代替普通塑料餐盒,並沒涉及源頭如何減量這一關鍵問題。

中端:對廢塑料失去興趣

理論上,如果源源不斷的餐具大軍能夠作爲再生資源,進入正規的循環利用體系,那麼或許可以不用糾結源頭如何減量這一問題。但現實是,由於價值低、收運和處置成本越來越高,導致越來越多的一次性塑料餐具被扔進垃圾桶,無人問津。

“廢塑料0.3元/公斤,再低就不收了。”天山新苑“兩網協同”示範點的專職收廢員範維國告訴記者,雖然小區裏的外賣餐具產生量可觀,但下游收購站開出的價格低,加上外賣餐具往往和餿掉的殘羹冷炙、充滿油污的餐巾紙和打包袋混在一起,必須一個個分揀出來再清洗,否則下游不收,可謂費時費力,所以收廢員都對外賣餐具提不起興趣。

對於回收價格缺乏吸引力,上海新錦華商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亞明十分無奈。他表示,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等因素的影響,許多可再生資源一直貶值,就算是現在的收購價,還是考慮到鼓勵垃圾分類,做了適當提升。以外賣塑料餐具裏價值比較高的聚丙烯餐盒爲例,經過分揀相對純度較高的聚丙烯餐盒,過去一噸可以賣四五千元,但近兩年貶值到3000多元,扣除分揀人工和運輸成本,源頭的收購價格只能壓到2000多元/噸,才能保證有利潤。

“尤其是運輸成本,這兩年迅速增加。”孫亞明透露,過去長三角地區幾家集中處置廢塑料的下游企業陸續關停,導致上海周邊幾乎找不到廢塑料下家。無奈之下,新錦華只能派專員遠赴江西、山東等地的再生資源市場找下家,只要有人要,“倒貼”路費也要把收到的可再生資源運過去。

孫亞明坦言,廢塑料的下游收購價格如果繼續下滑,就真要從可再生資源淪爲垃圾了。他建議,政府部門可以通過政策激勵、財政扶持、產業引導等方式,促進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通過科技創新,提高廢塑料再生後的附加值,讓廢塑料的收運和處置體系有利可圖,這樣相關市場才能繼續健康運轉。

源頭產生的一次性餐具是什麼材料,也很有講究。上海淨通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東文表示,現在收運單位一般只收透明或白色的塑料餐盒,因爲它們再生後的利用價值較高,比如做成化纖原料或油漆添加劑等,因此收購後賣給下游的利潤相對有保障。而一些深色的塑料餐盒,往往品質較差,已經再生利用過一次的可能性很高,再循環利用的話,只能用來生產壓倉板等價值較低的產品,因此收運單位的興趣不大。

他建議,如果外賣平臺避免使用品質較差的塑料餐盒,都換成高品質的塑料餐盒,那麼這些餐盒最後進入循環利用體系的可能性極大,對源頭垃圾減量有一定幫助。只不過,這筆“升級”費用很可能最後要由消費者承擔。

末端:加重城市運行負擔

無法進入正規的循環利用體系,許多外賣一次性餐具就混入了生活垃圾,進入垃圾處理系統,加重城市運行的負擔。

近年來,上海垃圾焚燒廠入爐垃圾熱值的提升,也從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大量外賣一次性餐具混入生活垃圾的現實。數據顯示,上海老港垃圾發電廠的入爐垃圾熱值從2013年的不到2000千卡/千克提升到了2016年的2420千卡/千克,熱值提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入爐垃圾通過乾溼分離後,含水率降低,以外賣餐具爲代表的高熱值廢塑料大量混入生活垃圾也“功不可沒”。

入爐垃圾熱值提升的好處,是使噸垃圾發電量增加,最終提高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經濟效益。上海老港垃圾發電廠總經理朱四六介紹說,去年該廠的垃圾焚燒發電量達495千瓦時/噸,比2013年提高了13.8%。

但他同時表示,入爐垃圾熱值過高也未必是好事,在總的焚燒發電能力不變的前提下,入爐垃圾熱值是有設計上限的,熱值超過上限,發電設備就會不堪重負。近幾年,隨着上海大規模整治“五違四必”,以及可再生資源價值走低混入生活垃圾等原因,需要處置的垃圾量驟增,如果不增加焚燒發電能力,那麼只能暫時降低入爐垃圾熱值,才能保證發電設備的正常運轉。從這個角度而言,外賣餐具如果能夠提前進入循環利用體系,而不是混入生活垃圾,將大幅度降低垃圾焚燒發電的壓力。

出路:追究平臺延伸責任

外賣一次性餐具的泛濫,消費者的“懶惰”和“忙得邁不開腿”固然是主要原因,但作爲“網絡外賣文化”的推手和大規模市場的締造者,所有網絡外賣平臺都有難以推卸的責任。

“網絡外賣平臺過去多年的爆發式發展,是建立在給城市運行和環境生態增加壓力的基礎上,其所引發的負面成本全都由公衆替他們承擔,是時候探討如何讓他們補上社會責任這門課了。”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戴星翼表示,一次性餐具已成爲外賣平臺所售產品和服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認爲,外賣平臺應當對餐具的全生命週期負責,這個週期包括餐具的回收利用。

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這項制度放到網絡外賣平臺實施,就意味着他們不能賣掉餐具就完事,要爲餐具的回收利用埋單。

參照最早發起這項制度的德國,電視機生產廠家在建立一條生產線的同時,還要建立另一條生產線,負責回收物的拆解再利用,又稱“靜脈生產線”。回收的產品,拆解後根據情況不同,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如果零部件還是好的,符合新產品要求,可以回到新產品生產線上,實現循環利用;零部件已經過時了,就用來生產二手機,以很低的價格出租或出售;最後一種情況,無法回收再利用的,進行分類粉碎,作爲原料重新進入生產線。

要追究網絡外賣平臺的環保責任,就必須對具體要負多少責任進行清晰界定,這可能需要通過立法等方式推進,在短期內實現有一定難度。在這個問題上,還有另一種國際先進經驗可以借鑑。“讓企業自己說出來,效果會更好。”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研究所所長何品晶表示,美國立法強制要求相關企業進行信息披露,細化到其生產加工過程中具體使用的有害有毒化學物質的種類和用量。此舉產生了強大的約束作用,許多企業因爲擔心“配方”公佈後失去消費者,只得採用更安全、環保的原料和工藝。

何品晶建議,在網絡外賣業實行信息披露制度,讓他們定期公開一段時間內消耗的餐具數量,這些餐具的供應商、原材料以及品質、安全、對環境影響等方面的評估報告,讓全社會都知道他們在能源消耗、垃圾增量、環境污染等方面的“貢獻”,通過社會輿論倒逼企業主動採取措施,在源頭餐具減量、健康消費習慣引導等方面拿出實際動作。比如,和政府部門合作設立專門的外賣餐具回收平臺,並承擔一定的運維成本;又比如,設立價格協調機制,對使用非一次性餐具的商戶和消費者給予鼓勵等。

在我國《環保法》中,已有類似的信息披露要求,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如實向社會公開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排放情況,以及防治污染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接受社會監督。專家表示,在某種程度上,網絡外賣平臺也可視作“重點排污單位”,信息披露是他們應盡的責任。(記者 陳璽撼)

原標題:全國每天丟棄多少外賣盒?至少2000萬個! 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渠道不暢,大多混入生活垃圾,網絡外賣平臺該爲一次性塑料餐具回收利用埋單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