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照顧房東獲贈北京房產:“有房無戶”拆遷被擋在“村民待遇”之外

照顧房東獲贈北京房產:“有房無戶”拆遷被擋在“村民待遇”之外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道德孝賢”被京戶籍囚困:北漂夫妻爲房東養老獲贈房產,目前,這套北京房產面臨拆遷,卻又因爲“有房無戶”,無法像其他村民那樣得到安置,街坊聯名公證呼籲。

照顧房東獲贈北京房產:“有房無戶”拆遷被擋在“村民待遇”之外

1979年,康連忠17歲,在農村已經是大小夥子了,家裏弟兄姊妹多,爲了吃飽飯,他背起行囊,從河北蔚縣來北京投奔父親。

父親是一名鐵路工人,居無定所,康只好租住在朝陽區王四營鄉垡頭村一對老夫婦家中,平時打些雜工。

老夫婦共有三年土坯房,他們自己住一間,康連忠住一間,中間算是客廳。

當時的房租是每個月5元。

老夫婦無兒無女,行動不便,勤快的康連忠經常幫兩位老人跑前跑後地忙活,髒活累活都搶着幹,深得兩位老人喜愛。

1987年,老頭去世,第二年,78歲的老太太患上了偏癱,生活不能自理。

當時,康連忠已與同鄉康志平結婚4年,他們的女兒已經出生,但夫婦二人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一邊帶着孩子,一邊繼續照顧老太太的生活起居。

一天,老太太與康連忠夫婦商量,希望他們能一直住在她家,爲她養老送終,作爲回報,她將把房子贈送給他們。

起初,康連忠想,照顧老人可以,但自己畢竟只是租戶,也許哪天就會離開北京,沒有想到要老太太的房子。

後來,老太太的親友、街坊鄰居以及村幹部都來勸說他們,說老太太無人照顧,希望他們能爲老人送終,繼承老人的房產,將來也許能在北京落戶,就不用到處跑了。

於是,在朝陽區公證處和街坊鄰居的見證下,老太太與康連忠簽訂了一份協議書:康連忠爲老人養老送終,老人將家中的三間房屋、1000元積蓄、200斤小麥、100稻穀贈送給康,欠生產隊的糧款和電費由康還清。

1990年,老太太徹底癱瘓在牀,康連忠夫婦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老人,一直到1993年5月老人去世。

照顧房東獲贈北京房產:“有房無戶”拆遷被擋在“村民待遇”之外 第2張

此後,康家就一直住在老人留給他們的房子中,並賣掉了老家的房子,對這所房子進行了多次修繕。

1997年,由於孩子要上學,康連忠準備把戶口遷過來,當時,垡頭村民組、官莊村委會、王四營鄉政府、垡頭派出所都非常支持,併爲他簽字蓋章,十幾名街坊鄰居也踊躍爲他簽字作證。

但到了朝陽公安分局卻被卡住了,對方稱要“研究”,此後再無下文。

康的孩子只好回蔚縣老家去上學。

如果不是多年後所在的村要拆遷,康連忠也許就不再操心戶口的事了。

照顧房東獲贈北京房產:“有房無戶”拆遷被擋在“村民待遇”之外 第3張

最近幾年,康連忠所在的垡頭村也被劃入拆遷範圍,但由於他們家沒有北京戶口,無法向其他村民那樣搬進已經建好的安置房中,而只能在房子被拆後得到補償款,而且由於沒有戶口,他這所房屋的補償也會比有戶口的村民少很多。

爲修繕北京這所房子,康連忠在老家的房子已經賣掉,其戶口多年前也在老家轉成了鎮上的城鎮戶口,農田已被收回。

如果這所房子被拆,他不僅在北京買不起房,在老家也已無立錐之地。

康連忠坦言,他並沒有過高的要求,只想在房屋被拆後,能像其他村民一樣搬進安置房中,或者房子能僥倖不拆最好。

但隨着拆遷的推進,他的後一種想法越來越不現實,而前一種想法,又因爲戶口的問題變得幾無可能。

目前,衆街坊鄰居再次爲康連忠聯名呼籲,希望有關部門能特事特辦,早日解決他的戶口問題。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