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25.29公里濱江已貫通段遍佈"技術流"

25.29公里濱江已貫通段遍佈"技術流"

來源:男爵風    閱讀: 5.1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5.29公里濱江已貫通段遍佈"技術流"

市民冒雨漫步在虹口濱江健身步道,一江之隔的陸家嘴天際線一覽無遺。 本報記者 邵劍平 攝

■本報記者 舒抒

截至昨天,黃浦江兩岸45公里公共空間貫通工程已貫通25.29公里。整個貫通工程涉及建築、景觀、水運、橋樑、市政道路等多種建設項目,範圍涵蓋水域、親水平臺、綠化植被、配套用房和地下管網空間,各種專業技術爲濱水岸線的升級更新提供了最有底氣的保障。

在濱江岸線打樁爲何沒有共振?臨江區域爲啥引入雨水花園?爲什麼橋樑造型越簡潔施工難度越大?我們可以到遍佈“技術流”的濱江貫通段找答案,看看設計建設精細如繡花般的施工現場,如何打造未來卓越的全球城市的世界級濱水岸線。

免共振錘,打樁沉降移位幾乎爲零

黃浦江東岸23公里長的貫通段,將建12座園橋,集中建設這些融合綠地、建築與河道景觀的園橋,第一大“時間殺手”是打樁。

負責浦東濱江6座園橋建設的上海機施集團相關負責人說,傳統的樁機施工或是鑽孔灌注樁,若要打下一根52米長、1.2米寬的大樁,往往需要一天甚至更久。而如今在浦東濱江,一天就能打下3根這樣的“擎天柱”,這要歸功於機施集團去年從荷蘭ICE公司引進的打樁能手——70RF免共振錘。

這臺全稱爲“70RF液壓振動錘”的裝置,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液壓免共振錘,振動頻率超高,可達每分鐘2000次,因此在打樁前能夠先將土體液化,一根普通橋樑用樁幾分鐘就能順利鑽進鬆鬆軟軟的“地洞”中。由於不存在共振,免共振錘可以在震動受限區域對最長超過60米的鋼板進行快速施工,保證不破壞周邊房屋的穩定性和地下管網的安全。

去年7月,這臺免共振錘裝置在S3滬奉高速公路打下在上海的第一樁,8月亮相北橫通道工程。免共振錘正式上崗前,工程師們做過一項試驗,打樁時在旁放置一瓶礦泉水,打樁期間完全不見瓶中水面有任何波瀾。無論是在可能產生明顯擠土效應的市中心地下,還是施工時間緊、任務重的濱江貫通段,免共振錘都成爲不可或缺的幫手。

目前,浦東濱江三林北港、三林塘港、洋涇港、白蓮涇以及川楊河上的5座園橋均使用免共振錘施工。建設方預計,浦東濱江貫通工程中將有近200根橋柱需要免共振錘打樁,其中規模最大、主跨徑達165米的川楊河橋就需打樁80餘根。此外,楊浦濱江貫通工程也使用這一技術,施工時楊浦大橋的同期監測沉降移位數據變化幾乎爲零,距離打樁位置最近僅1米處的建築,窗體和牆體都未發生碎裂或新增裂縫。

除應用新設備外,打樁還有“繡花”技能,這主要體現在對濱江老建築的改造中。在徐匯濱江油罐藝術公園,在對原中航油儲油罐進行保留改造時,需要在罐內打樁對建築進行加固。若將原本完整的罐體開個大洞引入打樁機,勢必會對建築造成破壞。施工方反覆研究後,將一部分打樁機從頂部吊裝進油罐內,其他零件則從未來預留的開孔進入,然後在罐內拼裝。打樁時就像切蛋糕一樣,把油罐分成四個角,一塊一塊依次加固打樁,最大程度減少對工業遺存的影響。

雨水花園,爲濱江敷了“保溼面膜”

緊貼着黃浦江的濱江地區已經“水汪汪”了,爲何還要建設聽起來就“溼漉漉”的雨水花園來實踐海綿城市理念?專家說,這要從海綿城市的“彈性”說起。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的是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城市在下雨時能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能將儲存的水釋放或利用。在徐匯、黃浦、楊浦等區濱江貫通段採用的雨水花園,則是構建海綿城市的一大主力。

雨水花園的英文名是“Bioretention Area”,從字面意思來看功能就很清晰,指的是生物滯留區域。這一園林綠地中種植了樹木或低矮灌木的低窪區域,地面被樹皮或植被覆蓋,因而可將雨水滯留,滲入地下來補充地下水,並降低暴雨後地表徑流產生的洪峯和道路積水。通過吸附、降解、離子交換和揮發等過程,減少雨水中的污染物,是一種生態可持續的雨洪控制設施和雨水利用設施。因此,越是靠近黃浦江邊,對排水的水質、方式和水循環利用越是有講究。

在徐匯濱江,剛於6月底舉行首個先導展覽的油罐藝術公園,就是雨洪利用系統的試驗地。通過這一系統,油罐公園內的都市森林和噴霧廣場都解決了各自的排水問題,回收後的雨水經過處理,能爲該區域大部分植物提供灌溉用水,也能爲景觀補水。在節約用水、緩解場地內澇的同時,還爲濱江開放空間敷了一張“無添加”的“保溼面膜”。

當然,城市彈性絕不是有一張“面膜”這麼簡單。在黃浦南園濱江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透水混凝土路面不僅能吸收車輛行駛時產生的噪音,還能增強地表與空氣的熱量交換和水分交換,調解近地面小氣候,降低地表溫度,緩解市中心熱島效應。另外,通過透水混凝土路面滲入地下的雨水,經富集後可引至道路兩旁的排水溝,經填充石粒的隙縫流過進行過濾,通過半滲透導管導入綠地土壤,保持公園綠地的土壤含水率。更重要的是,透水路面增加了滲入地表的雨水量,有助於緩解地下水位下降等城市生態環境問題。

海綿城市並非簡單依靠市政排水管網排出雨水,而是利用雨水的自然循環達到生態平衡。

在南園濱江綠地,屋頂或是牆面都能成爲蓄水池。在園內標誌性“玻璃房子”盧灣規劃展覽館的屋頂,一片面積約1120平方米的綠化均採用容器式栽植盤技術來補充屋頂綠化需要的水量,多餘水分經過栽種綠化的容器排水層進行過濾後,利用屋面高低差,可將多餘雨水引入專門的收集管道,經淨化後成爲綠化灌溉用水或水景用水的“替換裝”。

2016年初,南園濱江綠地開始在公共廁所外打造綠牆,建造檐口綠化和太陽能及雨水收集裝置。綠地負責人表示,綠牆非常好養,人工方面只需定期修剪枯葉、添加植物營養素,屬於不佔空間的立體綠化,既提倡節能減排,也使濱江公共開放空間的綠化養護更簡便可持續。

BIM技術,讓“天馬行空”成爲可能

在全球範圍內,濱水岸線的自然有機生長成爲大勢所趨,如德國漢堡港就以豐富多樣的濱水公共開放空間,比如步道、廣場和綠地等元素,來“包裝”居住、商務、休閒、文化、餐飲、旅遊等混合發展模式,通過環境來引導現代城市元素進駐港口。

在黃浦江畔的虹口濱江,如何將高速WiFi 信號布點融入充滿歷史感的工業遺存和碼頭景區,將“智慧城市”必備的移動網絡信號遍佈濱江沿岸,規劃建設者們着實動了腦筋。

經過一番測算,虹口區濱江置陽段和國客段已先行部署專門信息亭和智能融合杆,其中在露天劇場的三根智能融合杆將首先用於電信、移動、聯通4G信號的優化提升和5G網絡佈局。國航段和海鷗飯店區域則臨時部署12個信號點位,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實現最快網速的WiFi信號覆蓋。

在上海的黃浦江沿岸,既有外灘這般享譽海內外的萬國建築博覽羣,也有虹口濱江存續至今的港口碼頭,更有楊浦、徐匯等濱江沿線昔日的自來水廠、煤炭廠、飛機制造廠、水泥廠等中國工業歷史沿革的見證者,更不用說浦東濱江23公里岸線上包羅萬象的城市足跡。面對如此多樣的城市形態,如何系統規劃、設計,串聯起浦江兩岸45公里岸線,是所有開發建設者不斷思索的課題。

已被廣泛應用於上海重要市政工程的BIM 技術成爲不少貫通段具體工程的首選方法。BIM 技術的全稱是“建築信息管理”(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也可作“建築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建築設計從二維向三維數字化轉變的革新技術。建築師以工程的各相關信息數據爲基礎,建立三維建築模型,仿真模擬建築物的真實信息,將原本只存在於腦海、平面圖紙較難實現的建築形態化爲可能。無論是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天馬行空的夢幻橋樑,還是上海中心大廈的機電安裝、預製加工等工程,均離不開BIM技術。

在楊浦濱江,連接楊樹浦港兩側的安浦路橋,因貫通需要下穿上海菸草倉儲樓這一保留工業遺蹟,施工存在難度。爲了確保未來通行時的安全性和周邊建築的穩定性,施工方決定採用“上部卸載、下部加固、立柱防護”的形式,在吊裝前通過BIM模擬實驗,根據鋼構重量確定吊船大小,根據吊船吃水深度和潮汐時刻表確定吊裝時間段,提前預估可能發生的情況,確保橋樑吊裝順利進行。

徐匯濱江在建的西岸美術館和油罐藝術公園均採用BIM指導設計和施工。其中,油罐公園還利用罐體掃描技術確保試驗模型的精確性。西岸集團方面表示,BIM技術不僅大幅提高施工效率,關鍵是在項目建設前就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排除隱患或制定對策,同時提高材料加工的精確性,也幫助施工流程變得更爲合理。可以說,有了BIM,天馬行空的想象在浦江兩岸都有機會成爲可能。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