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讓救生技能變成一種本能:撞車前緊閉嘴脣忌喊叫

讓救生技能變成一種本能:撞車前緊閉嘴脣忌喊叫

來源:男爵風    閱讀: 4.2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再次讓人們看到意外傷害是如何猝不及防,生命又是多麼脆弱。現場急救不僅需要勇氣和擔當,更需專業技能。熟練掌握正確的急救方法,就地取材,也許可助我們在災難來臨時躲過一劫。

讓救生技能變成一種本能:撞車前緊閉嘴脣忌喊叫

受到意外傷害後的10分鐘內,是急救黃金時間,每延遲1分鐘,就會增加約10%的死亡率。然而,據中國紅十字會披露,截至2010年,中國培訓合格的救護員僅1000萬名,不足全國人口的1%。在發達國家,急救能力的培訓非常普及,法國的急救培訓普及率爲總人口的40%,德國高達80%。在美國,僅接受過心肺復甦技術培訓的人數就超過7000萬,相當於全美總人口的1/3。掌握急救知識與急救技能,當災難降臨時,就有可能化險爲夷、絕處逢生。

無救生設備 學魯賓遜就地取材

急救的原則,是先救命後治傷。如遇心臟停止跳動和呼吸停止(包括不正常的喘息樣呼吸)的患者,無論是否有骨折、外傷,都要先進行心肺復甦。若無救生設備,則儘量學習魯賓遜就地取材,將傷害減少到最小。

紮上一根帶子就能挽救一個生命。如果傷者意識清醒,肢體傷口流血不止,止血是第一位的。止血用的帶子可以是衣服、圍巾等(禁用無彈性的鐵絲、電線、繩子等)。比如傷者大腿流血不止,可把止血帶結紮在靠近傷口的近心端(離心臟近的一側)的健康部位,以有利於最大限度地保存肢體。如果上肢出血,結紮應在上臂的上三分之一段,避免結紮在中三分之一以下,以防損傷橈神經。

止血帶不要直接結紮在皮膚上,應先用三角巾、毛巾或衣服等做成平整的襯墊墊好,再結紮止血帶。結紮止血帶的時間不宜超過2—3小時,每隔40—50分鐘要鬆解一次止血帶,以暫時恢復遠端肢體的供血。鬆解2—3分鐘後,在比原結紮部位稍低的位置重新結紮止血帶。鬆解時如仍有大出血或肢體已無保存價值,在轉運途中可不必再鬆解止血帶,以免加重休克。就地取材時,應儘量利用傷員自身的衣服等,避免交叉感染。

礦泉水瓶子幫您贏得救援時間。乘船時遇到颱風或撞船,救生圈不夠用又不會游泳,怎麼辦?此時,不要慌張,船一般不會在幾秒內沉沒,可迅速將礦泉水、飲料瓶倒空,擰緊瓶蓋,拿繩子、鞋帶等拴幾個掛在脖子周圍,減少溺水危險;也可將木板、塑料板綁在身上,增加浮力,等待救援。

雜誌、衣服都可當骨折夾板。骨折傷員、傷肢不能隨意挪動,需要用夾板固定傷處。除了雜誌、木棍、衣服外,也可以用傷員沒受傷的肢體、身體代替夾板固定傷肢。現在私家車增多,交通事故不斷上升。突然急剎車時扭到脖子,不要試圖把歪脖子正過來,可以用紙殼、硬一點的雜誌或者衣服把脖子和頭部固定,上醫院檢查。

被擠倒時學穿山甲蜷起來

在空間有限而人羣又相對集中的場所,例如球場、商場、樓梯、影院、高峯時的地鐵、超載的車輛、航行的船艙等都隱藏着危險。

當發覺擁擠的人羣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擁來時,應馬上避到一旁,不要奔跑,以免摔倒;切忌逆人流前進,那樣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如有可能,抓住一樣牢靠的東西,如路燈柱、樓梯扶手;注意遠離店鋪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傷;如果身不由己陷入人羣中時,一定要先穩住雙腳,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雙肘撐開平放胸前,以形成一定空間保證呼吸;不要採用體位前傾或者低重心的姿勢,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貿然彎腰提鞋或繫鞋帶;不慎倒地時,雙膝儘量前屈,護住頭和胸,頭低下,臀部向上,像穿山甲那樣蜷縮成球狀。

撞車前緊閉嘴脣忌喊叫

我國交通事故致死率突出,有研究表明,交通事故重傷者急救時間與生存率的關係爲:30分鐘內急救,生存率80%;60分鐘內急救,生存率40%;90分鐘內急救,生存率10%以下。在交通事故死者中,大約40%是當場死亡,60%死於送往醫院途中。

如果無法避免汽車相撞,撞車前切忌喊叫,應緊閉嘴脣咬緊牙齒,以免相撞時咬壞舌頭;副駕駛位是最危險的座位,坐在該處的人首先要抱住頭部靠在座位上,或者雙手握拳用手腕護住前額,同時屈身擡膝護住腹部和胸部;除非前方是懸崖,否則不建議跳車求生;汽車翻滾時,要雙手緊緊抓住車的某一部位,身體緊靠在座位上,車停後找機會立刻逃出車外,發動機瞬間可發生爆炸;如果汽車跌入河中,不會立即下沉,可把握下沉前的一分半鐘從車門或車窗及時逃生。即使汽車沉下水底,也有辦法逃生,因爲車廂注水可能需半小時。假如車門打不開,可用修車工具或在手上纏上衣服後打碎車窗玻璃。

不少汽車裏還暗藏許多“殺機”。例如儀表板上放香水瓶,後座與後窗的小空間上放滿雨傘、照相機、書本等雜物。這些雜物雖小,一旦發生車禍,它們卻可能擊破乘客的頭部。因此,平時小件的雜物應收在雜物箱裏,而大件的雜物最好放在行李箱中。#p#副標題#e#

救人不當帶來二次傷害

一項調查顯示,90%以上的家庭經常出現割傷、燙傷、摔傷等傷害,但近一半人處理方法不正確。比如割傷最容易發生,但是20%的人回答不知道怎麼處理,其他人則會第一時間選擇酒精消毒、貼創可貼等。正確的方法應是用潔淨的紗布按壓傷口止血,特別是對於較大較深的傷口,然後趕快去醫院。小傷口可先塗雲南白藥或貼上創可貼,再進行壓迫止血;當出現燙傷時,40%的人會馬上抹牙膏、燙傷膏等。正確的方法是用涼水沖洗20分鐘再塗抹燙傷膏,牙膏對此作用不大。如果穿着衣服或鞋襪的部位被燙傷,不要急着脫去,否則會使表皮隨同鞋襪、衣褲一起脫落;摔傷出現淤血、青紫,人們大都習慣按揉。正確的方法是用冰袋冷敷,這樣可以止疼、減輕水腫。

在很多突發事件現場,往往能看到熱心的羣衆自發參與搶救。然而,如果沒有經過專業的急救培訓,一般不建議隨意挪動傷員。

因爲除了我們能看到的外傷外,傷員組織結構內部的損傷程度如何很難判斷。在事故現場,骨折是一種最常見的損傷。如果在沒有固定傷處的情況下搬運、搬動傷者,骨折的斷端(尖銳的骨頭渣子)就會將周圍的肌肉、血管、神經扎傷。尤其是車禍發生後,擠壓傷、顱腦損傷、截癱、燒傷等多種複合傷往往糾結在一起,給救援帶來一定的困難。隨意挪動傷員,很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火車發生意外時如何逃生自救

1、遠離車門。

2、抓住牢固的物體,避免身體大幅度移動。

3、火車突然發生碰撞時,上身儘量前傾,胸部緊靠膝蓋,頭靠在前排座位椅背上。雙手置於頭頂,手掌重疊在一起,前臂貼在臉頰上。

4、火車出軌向前衝時,不要嘗試跳車。

延伸閱讀

陷入自救誤區會讓情況更糟

這次“7·23”特別重大交通事故中,很多乘客被壓在行李下受傷,有人就想,是不是鑽到座位底下更保險?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們不提倡這樣的自救方法。行李一般不會造成太大傷害,而如果座位受擠壓後變形,乘客可能就出不來了,一旦起火,情況更糟。最好的辦法是:當火車受到猛烈撞擊時,應儘可能抓住周圍一切能固定的物體,防止身體向外甩,避免身體的劇烈移動和衝撞,這跟系安全帶的作用是一樣的。總之,一定要避免身體大幅度的移動。

乘扶手電梯時,如果發生電梯倒轉,怎麼辦?有人會說,我馬上來個急轉身180度,也許能避免不受傷。其實,這只是一種理想的狀態,事發突然,慣性瞬時改變後人會突然被帶倒。平時乘扶手電梯,要按提示抓牢扶手;一旦倒下,雙手護胸,學習穿山甲屈體保護更有效。

現在正值北京雨水最多的季節,雷雨天不斷,已經有居民被雷電擊中身亡。很多人認爲,打雷了,汽車裏最安全。因爲汽車雖然是金屬物品,但自身封閉的形式使它成爲了一個“法拉第籠”。潮溼的輪胎則成爲了車體與地面連通導電的關鍵部件,即便是車輛受到了雷電的襲擊,電流也可以通過車體外殼、輪胎傳遞到地面,不會對車內的人員造成傷害。但應注意以下幾點:1、不要將身體探出車外。這樣會增加人體直接被雷電擊中的可能。2、不要輕易下車。如果碰巧車輛被雷擊中,邁下車的腳與輪胎之間會產生跨步電壓,致使人體被電流擊傷。3、不要繼續使用音響系統、電臺等帶有天線的電子設備,增加車輛被雷電擊中甚至電器發生火災的危險性。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