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民間故事 > 古代女子出嫁什麼要坐花轎 原來和這個皇帝有關

古代女子出嫁什麼要坐花轎 原來和這個皇帝有關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出門能夠乘坐轎輦的一般都是些達官貴族,皇親國戚,爲什麼古代女人出嫁被允許坐花轎嗯?說起來古代女子結婚爲何要坐花轎,其實和歷史上的某個皇帝有關,下面本站的小編來爲大家講述講述吧!

古代女子出嫁什麼要坐花轎 原來和這個皇帝有關

花轎,也叫喜轎,是傳統中式婚禮上使用的特殊轎子。一般裝飾華麗,以紅色來顯示喜慶吉利,因此俗稱大紅花轎。

俗話說:“大姑娘坐花轎——頭一回。”確實,在傳統的婚姻禮俗中,一頂花轎最稱不可或缺的道具,由此衍生出上轎、起轎、喝轎、宿親、翻鏡、壓街(顛轎)、落轎等一系列繁文縟禮,把整個送嫁迎娶活動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

甚至直到一經結婚登記婚姻便受到法律保護的今天,仍有許多新娘認爲不坐轎車便算不上正式結婚——這種送親轎車,照例打扮得花團錦簇,其實就是傳統花轎的變體。

搜撿史書,用花轎迎娶新娘的禮俗,並非自古皆然。首先,“轎子”這種交通工具在生活中出現並正式在典籍中留下記載,已經是晚唐五代的事;其原型“檐子”(肩輿)的流行,至早也是初唐時代。

在此以前,無論官民結婚,都用馬拉車輦迎娶新娘。與此同時,唐宋兩朝政府都頒佈過禁止士庶乘坐檐子或轎子的禁令,而只許皇帝和經他特許的高官老臣使用。

古代女子出嫁什麼要坐花轎 原來和這個皇帝有關 第2張

從《東京夢華錄》、《五雜俎》等宋明人士所寫的着作可以看出,大約自北宋中期起,開始有“花檐子”迎娶新婦的風氣流行於汴京,到宋廷遷都江南後,花轎迎親才蔚爲社會性的時髦,其後一直傳承下來。

倘論人力簡省、通行速度和費用開支,花轎顯然不及車馬來得方便,即論舒適和排場亦未必可比。緣此,從車馬到花轎的轉變是怎樣發生的?

這天,乾隆佇立在中牟縣衙外面的一個池塘看着池塘裏荷花盈盈,池塘旁邊又有垂柳依依,清風細細,就隨口吟誦起了歐陽修的詩,就在乾隆沉醉在詩情畫意中的時候,正好迎面走來一支迎親隊伍,吹吹打打,鞭炮響亮,熱鬧非凡。

原來,今天是劉若蓮小姐出嫁的日子,正好從縣衙門前經過,衙役大聲說:“皇上在此,小小民女快快讓路。”若蓮十分平靜而又理直氣壯地說:“婚姻大事,一生只有一次,在這良辰吉日,就是遇到當今皇上,俺也不會讓路的!”

乾隆看了若蓮一會兒,笑了,說:“你不讓路也可以,但我有個條件。”若蓮問:“什麼條件?”乾隆說:“我出一副上聯,你對一副下聯,對完下聯之後,你再作一首詩。如果你下聯對得好,詩又作得好,我不僅不治你冒犯君王之罪,還讓你坐我的轎子送你到夫家成親,你看怎麼樣?”

古代女子出嫁什麼要坐花轎 原來和這個皇帝有關 第3張

乾隆稍微沉思了一下,說道:“這上聯是:塘中乾隆,瘋蝶硬要採。”若蓮聽了上聯,立刻對道:“畫上仙女,狂生卻難求。”乾隆一聽,拍手讚賞說:“對得好!對得好!

接着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一首詩:“康熙令鑄一鐵牛,置堤鎮水幾十秋。狂風拂拂無毛動,細雨霏霏有汗流。青草河水難進口,無繩勒索卻昂頭。牧童有力牽不去,千年萬載永駐留。”

乾隆一聽這首詩,大喜過望,他大聲說:“小姐不僅容貌嫺雅,氣質超羣,而且才思敏捷,詩情不俗,小小中牟能有此才女,真是不可多得!不可多得!”然後,乾隆親自爲若蓮掀起轎簾,請她上轎,並御筆親書“大姑娘坐轎頭一回”幾個大字,賞給若蓮,以示褒獎。

從此以後,大姑娘出嫁就開始坐轎了。

所以說,女子坐花轎這件事還真不是自古就有,並且,唐代人家做的不是花轎,叫肩輿,這個工具在很多唐代畫家筆下都出現過。並且,普通人也是不允許坐的。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