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歷史朝代 > 曝企業內部運動馬拉松 一員工參加時猝死

曝企業內部運動馬拉松 一員工參加時猝死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年來,隨着多渠道、全社會的推廣,馬拉松賽事已火遍各大城市。據一名跑友介紹,僅在9月23、24日週末兩天,國內便有大大小小近40場全程或半程馬拉松賽事。然而賽事保障機制不健全,參賽選手遴選制度缺位等問題,讓馬拉松頻頻上演奪命悲劇。

曝企業內部運動馬拉松 一員工參加時猝死

曝企業內部運動馬拉松

據國內某知名券商內部員工透露,9月24日,該券商舉辦的內部員工運動會上,一名員工參加半程馬拉松時猝死。中國經濟網記者聯繫到該券商有關負責人,對方未給出正面迴應。

馬拉松猝死非個案

去年底,一位替跑選手在廈門半程馬拉松賽事接近終點位置倒下,搶救無效後身亡。今年初,該選手妻子把被替跑者和賽事舉辦方一併告上法庭,要求被告賠償各類損失共計123萬元。

曝企業內部運動馬拉松 一員工參加時猝死 第2張

馬拉松比賽選手猝死

該起訴訟也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9月21日廈門市海滄區人民法院一審宣判,駁回原告賠償請求。不過,據在場媒體報道,原告當場表示不服判決結果,將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廈門馬拉松替跑猝死案,是近年來國內馬拉松賽事危及到參賽者生命的一個縮影。記者查詢發現,2016年全年,國內約發生5起馬拉松猝死事件。

北京國際長跑節,一名選手途中發生猝死症狀,經及時搶救脫離生命危險;江西德興銅礦馬拉松一名參賽者猝死;深圳灣7公里順豐城市酷跑,三名參賽者因不同程度中暑暈倒被送往醫院,一名嚴重者被送往ICU進行監護;南京馬拉松,一位選手帶病挑戰全馬,在30多公里處他因呼吸困難、頭暈目眩、意識模糊被送往醫院,被診斷爲橫紋肌溶解症;廈門半程馬拉松,兩位參賽者猝死。

最知名的應該算是清遠馬拉松。賽後統計數據顯示,2萬人參賽,其中接受救治總人數爲12208人次,肌肉痙攣9838人,扭傷1743人,擦傷194人,暈倒20人,腹痛107人,虛脫等306人。今年,同樣的悲劇仍在繼續。寧夏銀川馬拉松半程賽中,一位參賽者倒在臨近終點處,最終搶救無效身亡。

賽事數量實現N級跳

隨着健康生活理念的風行,酷跑、脫光跑、夜光跑等諸多跑步項目也是層出不窮,而作爲鐵人三項之一的馬拉松更是爲專業跑友所青睞。對於各大賽事承辦城市而言,在推廣城市知名度之外,馬拉松已被看做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吸金利器。而這一點,間接導致國內的馬拉松賽事密度驚人。

今年初,人民網發佈了《2016中國馬拉松傳播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指出,去年全國舉辦了大大小小的馬拉松賽事約328場,參賽人數達到279萬人次;其中,舉辦馬拉松賽事前四名的城市分別爲,北京34場、江蘇33場、山東和廣東均爲20場。《報告》透露,上海、北京、廈門、大連、廣州等地已經形成了“馬拉松旅遊經濟”,衍生出了種類繁多的馬拉松旅行產品,或許將成爲下一個“風口”。

不過,該《報告》也指出了國內馬拉松賽事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猝死、替跑、信息錯誤、保障機制不健全等。而光明日報在近期的一篇報道中也指出,從2010年的13場到2015年的134場,再到2016年超過200場,全國馬拉松賽事數量實現N級跳,但遺憾的是,一些賽事的組織和管理水平與公衆的期待尚有差距。

2017年,火爆的馬拉松賽事依然沒有降溫。據一名跑友介紹,僅在剛剛過去的9月23、24日週末兩天,國內便有大大小小近40場全程或半程馬拉松賽事。

馬拉松應該理性降溫

馬拉松賽事的蓬勃發展,當然也離不開政府的推動。國家發改委、體育總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馬拉松、自行車等大型羣衆性體育賽事行動方案(2017年)》的通知。通知對馬拉松、自行車等大型羣衆性體育賽事作了規定。

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副司長彭維勇表示,要積極創新行政管理服務方式,調動相關部門、地方政府、社會組織等多方面的積極性,建立健全大型羣衆性體育賽事服務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通過政策保障、資金扶持、標準引領、平臺支撐和金融服務等手段,培育壯大各類市場主體,共同擴大馬拉松、自行車等賽事活動的供給。

不過面對頻頻上演的猝死事件,也有不少觀點指出,理性跑馬才能健康生活。人民網在一篇報道中指出,目前參加馬拉松大衆選手普遍存在兩個誤區。一是跑者內心的消費目標各有不同,許多人需要的只是“我跑步,我時尚”刷存在感效果,並非真正想要實現“我跑步,我健康”的鍛鍊效果,更缺乏挑戰自我、超越極限的自覺;二是部分人缺乏從事馬拉松運動的基本身體素質和技能,其身體機能使得他們不可能完成馬拉松賽事,甚至在比賽過程中猝死,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此外,馬拉松賽事的主辦方也存在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馬拉松賽事被很多城市當作推廣的名片之一,過度重視其背後的經濟價值,讓主辦方淡化了馬拉松運動本身的適配性宣傳。其次,賽事安排、保障機制和甄選機制等水平未跟上國內馬拉松賽事瘋漲的速度,因此也使得選手猝死、替跑、僞造號碼布等事件成爲高頻新聞。

光明日報評論指出,現階段,馬拉松運動也要正視成長的煩惱和焦慮。組織者也好,參與者也罷,都應該循門徑而入、按規矩辦事,這樣的奔跑纔會有更多幸福感。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