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歷史朝代 > 李光地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爲什麼最後被康熙拋棄?

李光地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爲什麼最後被康熙拋棄?

來源:男爵風    閱讀: 7.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光地從一個落榜考生經上萬言書一睹聖顏,從此算是接近了這個權利的中心,初期在官場混的也不錯,在福建作特派使期間,他足智多謀、顧全大局,爲收復臺灣做出了巨大貢獻,後來回到北京康熙告誡他:“京城是個大染缸“,很多人一旦進入這個環境,就會不自覺地陷進去,失去其本來的做人爲官的準則和道德良心,鬼迷心竅般地追逐權力,爭奪地位。

果然初期剛直不阿的李光地在官場混的也不如意,然後變得越來圓滑,甚至狠毒。作了朝廷大臣後,最初他憤怒的揭穿索額圖、明珠的陰謀,甚至威逼到皇子阿哥,康熙權衡利弊,他便被免職押入大牢。

李光地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爲什麼最後被康熙拋棄?

後來他逐漸明白了官場鬥爭的殘酷,開始變得無情無義、心狠手辣,和索額圖、明珠一樣,成了玩弄權術的政治動物。而李光地是個很有才的人,但是變得確是越來越狠毒,把自己的才能全用到了邪道上,變得尤爲可怕。甚至藉助康熙對黨爭的痛恨,藉機除掉了當朝大臣明珠、索額圖,他的手段令康熙都覺得太狠了,而康熙一直以仁慈待人,若留這麼個狠毒的人,恐怕自己都難於駕馭,

康熙喜歡玩弄權術,利用朝中大臣的黨爭,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李光地的爲官之道,越來越像是要把所有人一網打盡,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讓所有人都畏懼自己,這恐怕是令康熙最厭惡的地方吧。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三不朽”之說。這個說法始見於《左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這句話出自一個在歷史上默默無聞的孫叔豹之口,也算是歷史的一個弔詭。

古往今來,能“三不朽”者幾何?曾有人做過一個統計,說縱觀中國漫漫五千年曆史,能“三不朽”者只有兩個半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明陽,另外半個算是曾國藩。

這種說法的淵源我覺得是“盜版”了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裏的一個“典故”。任我行在嵩山少林寺被正教高手圍困之際,他曾暢談武林人物,說自己佩服的只有兩個半人:一個是東方不敗,一個是方正大師,另外半個是沖虛道人。

李光地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爲什麼最後被康熙拋棄? 第2張

那麼,當我們以公正的眼光去審視孔子、王陽明、曾國藩這三人,他們是否真屬於“三不朽”範疇之內呢?

我覺得孔子與曾國藩不是。孔子在“立德”與“立言”方面,放在整個中國歷史上去關照,也恐怕沒有出其右者。“立德方面,”他創立儒學,倡導“仁義道德”,他的思想成爲中國文化的核心基因。“立言”方面,他刪《詩》《書》,整理《易經》,撰寫了《易經》“十翼”,更寫出了史書《春秋》等著作。從這一點看,他也算是中國文化的教父。但是,從“立功”的角度看,孔子似乎無甚建樹。他平生爲官時期不長,做過的最大的官也是中都宰。在任期他曾有“隳三都”之舉,然成效不大。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