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 娛樂評論 > 張藝謀拍《一秒鐘》,展現對膠片的執念

張藝謀拍《一秒鐘》,展現對膠片的執念

來源:男爵風    閱讀: 8.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1月27日,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電影《一秒鐘》在全國公映。電影的背景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西北某地,沒趕上放映場次的張九聲(張譯 飾)悄悄從勞改農場溜出,就是爲了看一場電影,膠片中有他已經去世的女兒的“一秒鐘”影像。爲了找到這寄託着情感的膠片,他偶遇了想要膠片做檯燈罩的劉閨女(劉浩存 飾)以及放電影從未失誤過的電影放映員範電影(範偉 飾),他們因爲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對於膠片,張藝謀非常有情結。2007年,爲紀念戛納電影節60週年,張藝謀曾拍攝過一部3分鐘短片《看電影》,講述了幾代人看露天電影的經歷。《一秒鐘》是縈繞在他心頭多年的一個故事,大時代下的小人物,膠片傳遞出來的久違的情感,更像是他迴歸初心的一次創作。

張藝謀拍《一秒鐘》,展現對膠片的執念

【創作】

大時代小人物,冷幽默講情感

2012年,中國電影院線中的數字放映機已經超過九成。2016年,上海電影技術廠關閉了國內最後一條膠片生產線,電影膠片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對於經歷過膠片時代的張藝謀來說,膠片卻是濃縮了幾代人的回憶。

2018年1月,張藝謀分別寫信給編劇鄒靜之和演員張譯,想邀請兩位主創參與接下來的新片《一秒鐘》。

在他給鄒靜之的信中寫道:“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故事,政治和苦難都是既遠又淡的背景,有一點《活着》的意思,也有點兒冷幽默,格局很小,沒有流行的那種戲劇性,貧瘠年代看電影的興奮和滿足,通過膠片的轉動,傳遞一份情感,讓我特別迷戀。在今天票房爲王的年代,多麼令人心動!”

這個“看電影”的故事,他心心念唸了好多年,一直想拍,終於不想再等了,膠片嘩啦啦轉動的聲音,帶出一種久違的味道和情感,讓他感動。

好萊塢怪才導演昆汀有一次跟張藝謀聊天,說自己特別喜歡摸膠片,必須要在手裏來回倒,從內心裏會覺得特爽。張藝謀也是,電影放映機只要一開,嘩啦啦的聲音一響起來,他覺得那是最好聽的音樂。

拍攝《一秒鐘》,張藝謀基本啓用了經歷過膠片時代的老班底,《英雄》《歸來》的攝影師趙小丁和張藝謀20年合作了12部作品,白小妍自《紅高粱》擔任劇照師,與張藝謀合作31年,《千里走單騎》《歸來》的編劇鄒靜之與張藝謀合作13年。

張藝謀拍《一秒鐘》,展現對膠片的執念 第2張

2018年初,《一秒鐘》開始籌備,那是張藝謀最忙碌的一段時間。拿1月3日這一天的行程舉例,早上7點,“平昌冬奧會北京8分鐘”誓師大會;10點《影》後期錄音;11點“平昌冬殘奧會北京8分鐘”彙報方案;13點“平昌冬奧會北京8分鐘”創作會議;14點《一秒鐘》美術會議;16點“2018青島上合峯會”文藝演出會議;18點《對話·寓言2047》第二季彩排;21點大型實景演出項目會議;21點45分“平昌冬奧會北京8分鐘”視頻團隊會議;23點“平昌冬殘奧會北京8分鐘”項目組臨時集合;第二天凌晨1點,“平昌冬殘奧會北京8分鐘”會議;凌晨3點所有會議結束,連續工作20小時,同時推進9個項目,妥妥的時間管理大師。

張藝謀經常開玩笑,說我不是在拍電影,就是在去拍電影的路上。

張藝謀拍《一秒鐘》,展現對膠片的執念 第3張

2018年7月10日,《一秒鐘》在敦煌開機,《英雄》《長城》都曾在這取景。

開機後,拍攝並不順利。由於天氣炎熱,汽車出現故障,水箱開鍋了。工作人員中暑,汽車陷進沙子裏,在沙漠裏每拍攝一個鏡頭,會留下腳印影響取景,整個劇組都要搬一次家,換景。

第一場戲是張譯在沙漠中疾走的鏡頭,導演一直不滿意,沙塵暴突然逼近片場,經過一番思考,張藝謀隨機應變,決定利用沙塵暴進行拍攝,沙塵暴那兩場戲張藝謀很滿意,覺得可遇不可求,風吹着沙漠那個感覺挺神的,比原先大烈日下的沙漠有意思,多了些層次,決定拿它開場。

張藝謀拍《一秒鐘》,展現對膠片的執念 第4張

張譯記得,有一次爬一個沙漠,他爬得都快累死了,但張藝謀卻如履平地,什麼事沒有,都不帶喘的,上去就指點這片景怎樣,他驚歎,一個68歲的人,每天睡的少,吃的也少,爲何精力會如此旺盛。

【道具】

都是真的,不能糊弄觀衆

“每樣道具都要經得住鏡頭的拍攝”,這是張藝謀對道具部門的要求。所有的道具都要拿真的,包括放映機、膠片,不能糊弄觀衆,因爲全國人民對這部分的回憶,都是共通的。

張藝謀拍《一秒鐘》,展現對膠片的執念 第5張

道具組長楊文傑說,當時最緊迫需要的就是放映機,松花江牌5501,這種放映機是1957年哈爾濱電影機械廠生產的,上世紀80年代就淘汰了,實在是不好找,轉來轉去,從黑龍江傳來的一個消息說,北京有這麼一臺。

對於一些細節,張藝謀也十分嚴謹。發行的拷貝盒上都是用的紅標漆,不能用透明膠布,因爲透明膠布80年代纔有。並且不同廠子的拷貝盒放在一起,每個拷貝出廠時間長短不一樣,有的在外面風雨無阻已經放了三年了,有的放了半年,要做出這種差別來,讓觀衆知道,這個電影跑了多少地方。

張藝謀拍《一秒鐘》,展現對膠片的執念 第6張

範偉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戴的那塊鋼鏈手錶,國產的,有點小優越感。他飾演的範電影,當了一輩子放映員,從來不出事故。他自己弄了一個大搪瓷缸子,上面寫着“電影放映員,001”這個缸子在片中經常出現,他每次端着從禮堂出來,感覺特別好。還有,他有一件馬甲,平時不穿,只有放電影這一天穿,很有儀式感。用導演的話講,他是這一天的皇帝。劇組還找了一個老放映員,教範偉怎麼拿膠捲,卷膠片怎麼卷,反覆練,不然不像那麼回事。

【緣分】

張譯10歲那年曾站在幕布後看《紅高粱》

張譯10歲那年,站在銀幕後面看電影,出於孩子的好奇,老是想去觸摸幕布,他覺得太神奇了,一塊白布,可以隔開這個世界,而這個世界他進不去,他一直想走進那個光影的世界當中。那部電影是1988年上映的《紅高粱》。

張藝謀拍《一秒鐘》,展現對膠片的執念 第7張

或許是冥冥中產生一種緣分,2018年1月,張藝謀給張譯寫信,邀請他出演《一秒鐘》的“張九聲”一角,是關於“看電影”的故事,張譯滿口答應。30年前,張譯站在幕布後面看電影的經歷,被導演拍到了電影中,那場戲,張譯特別激動。

其實,演這部戲,張譯壓力特別大,因爲跟角色差距很大,他擔心,張藝謀在監視器前會搖頭嘆息,覺得選錯人了。張譯找了些有類似閱歷的朋友,講了些他們印象中的那個年代,後來又找了些資料,對他進入角色啓發挺大的。

從籌備到開機,張譯減重20斤。他覺得,減肥不僅僅是從形象上能夠幫助他接近角色,還會讓他變得有些壓抑,因爲導演希望這個角色是個脾氣暴躁的人。剛進組的那段時間,正是張譯最抑鬱的時候,因爲剛剛減下體重,一天吃一頓飯,頭暈眼花的。

幾個月來,張譯沒有吃過麪食。有一場吃麪的戲,對他身體挑戰很大,開機之前他就擔心,身體條件會影響拍攝質量,吃完第一碗,張譯就有點頂了,連着吃了十幾碗麪後,導致胃部不適,出現了胃痙攣。

張藝謀拍《一秒鐘》,展現對膠片的執念 第8張

學表演開始,張譯最害怕的就是哭戲,他這個人很難出眼淚。片中有一場張九聲看到女兒之後,要把頭從放映小窗口縮回來的戲,再轉身的過程中眼淚要掉下來。劇本提示是“淚流滿面”,這四個字從他拿到劇本之後就特別緊張。他努力讓自己激動,提前一天晚上就開始醞釀準備,焦慮得一夜沒睡,拍攝當天導演給他營造了一個非常好的氛圍,所以投入得很好。

【謀女郎】

兩場“哭戲”鍛煉出劉浩存

早在2016年,電影《一秒鐘》就在全國各大藝校尋找女主角,那時還在讀高中的劉浩存被導演發現,作爲《一秒鐘》女主角候選人之一,準備開始培訓,但後來改劇本,角色年齡調大了幾歲,就算了。張藝謀對劉浩存說,你等着,什麼也別亂演,保持一張白紙,我遲早會再找你。就這麼一說,張藝謀開始忙其他的了,兩年過去了,等他再轉回來拍《一秒鐘》的時候,忽然想到了劉浩存,就讓副導演找一下,那個小女孩還在嗎?是不是已經被別的公司簽了,是不是成網紅了?找完之後,發現她還在念書呢,還等着呢,什麼也沒做。張藝謀說,那太好了,開始培訓吧。

爲了這部戲,三年裏,每個週末寒暑假,劉浩存都堅持參加培訓,放棄了其他機會。2018年5月17日,張藝謀最終確定劉浩存爲《一秒鐘》女主角。在張藝謀看來,劉浩存身上有一股勁,眼睛大、會說話,就像兩個燈一樣,還有她沒有接過任何戲、任何廣告,就像一張白紙,是他心中女主角的最佳人選。

張藝謀拍《一秒鐘》,展現對膠片的執念 第9張

2018年7月,劉浩存趕赴敦煌進組,進組第一天剪去長髮。剪頭髮的時候,劉浩存哭了,之前一直學跳舞,跳了10年,10年沒有剪過那麼短,有點捨不得。

張藝謀拍《一秒鐘》,展現對膠片的執念 第10張

電影中劉浩存印象最深的也是兩場哭戲。有一場在沙漠裏,對着太陽看膠片的戲,那是她第一次當着全劇組的面演哭戲,因爲經驗不足,拍了很多條。有一個工作人員悄悄跟導演說,“導演,還有15分鐘天光就沒了。”導演批評了那個工作人員,今天拍不了還有明天,明天之後還有後天,總有一天會拍好,劉浩存聽到後,很感動,接下來的哭戲就拍得特別好。

還有一場劉浩存的殺青鏡頭,張九聲被保衛科帶走,劉浩存比較不捨,有點難過,情緒比較飽滿。張藝謀爲了讓演員有情緒,前面什麼人也不能站,沙漠是空的,插一個小紅旗,跟劉浩存說,那個小紅旗就是張譯,你現在想的是張譯慢慢被帶遠了,空空蕩蕩的沙漠只剩一個小紅旗很快就調動了她的情緒,一次就成功了。

明星八卦
娛樂評論
影視資訊
演出活動
體育吧
娛樂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