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 娛樂爆料 > 於冬中國電影大洗牌 進入互聯網時代

於冬中國電影大洗牌 進入互聯網時代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於冬中國電影大洗牌 進入互聯網時代 現在大家一起來看看,中國的大電影,進入了互聯網時代,正式大洗牌,好戲連連,網絡大洗牌,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吧!本站網小編就跟你一起來看看,我們就和於冬,去看看現場的一些情況吧!

於冬中國電影大洗牌 進入互聯網時代

“2014年,你願意看到也好,不願意看到也好,洗牌,已經到來!”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再度語驚四座。

9月16日,由藝恩諮詢主辦的“第五屆中國文娛產業年會”在北京舉行,中國影視行業、文化創意行業和金融行業的各路大佬齊聚一堂,共謀中國電影的未來。

於冬中國電影大洗牌 進入互聯網時代 第2張

由於三個月前曾預言“未來的電影公司都將爲BAT(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打工”並引發巨大爭議,於冬的出場於是也格外惹人關注:早上九點半開始的論壇,數百人的大宴會廳一度擠滿了人;而於冬也果然沒有讓人失望,他再次帶來對中國電影行業的重大預判:洗牌已經開始,三年之內,不能適應互聯網時代和藉助資本時代的影視公司將被淘汰!

這究竟是聳人聽聞之語還是“醒世名言”?且聽下文分解。

於冬中國電影大洗牌 進入互聯網時代 第3張

過去十年,主要靠地產大哥和煤老闆

作爲一個產業,中國電影雖然表面光鮮,實則小得可憐。小到什麼程度呢?用金融界人士的話說,就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從2002年至今,中國電影產業一直保持着大約30%的高速增長,世界罕見;當初年票房不足10億人民幣,至2013年已達217.69億,創歷史新高。

於冬中國電影大洗牌 進入互聯網時代 第4張

但根據中國電影的分賬比例,扣除發行方、院線的分成,再扣掉電影基金和稅收,投資方可以拿到的錢其實只有總票房的30%出頭,這也就意味着去年的200多億票房中,投資方最終可以拿到手的只有60多億。

2013年,中國一共生產了638部故事片,其中只有200多部公映。200多部影片的總投資是多少?這個目前還沒有準確統計,但這200多部影片的片方一共能分到多少票房是肯定的,那就是這60多億。

也許有人會說,哇,60多億,不少哎,但這60多億是總收入,不是利潤;扣除掉成本,估計所剩無幾。即便做個很傻很天真的設想,成本只佔總收入的一半,最終合計下來:200多部影片的片方忙上忙下、折騰一整年,加起來也就掙了30多億。

相比之下,2013年,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個人淨資產約爲860億(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首位),足夠2013年200多部影片片方的老闆奮鬥二三十年。

於冬中國電影大洗牌 進入互聯網時代 第5張

“一個行業一年才掙這麼點錢,玩兒個毛啊!”一位文化產業基金的投資人笑言:“你會忽然發現,原來我們這麼多人在搶一塊這麼小的蛋糕,真正的金融資本都不稀罕進來,因爲無利可圖。一個遊戲行業,2013年的產業規模都有800多億,電商(網絡零售部分)2013年的產業規模是1.85萬億,電影產業簡直就是可以忽略不計。”

正因爲如此,於冬說,過去這十年,中國的電影投資主要靠兩樣資本:“一個是房地產大哥,一個是煤老闆。”

往後十年,有成千上萬億資金當靠山

儘管過去“不堪回首”,但歷史總是在飛速向前:2014年,中國的電影投資一眨眼就進入了真正的金融資本時代,再也不唯房地產和煤老闆馬首是瞻了。

華人文化產業基金董事總經理徐志豪透露,截至目前爲止,今年國內一共發生了63起影視公司併購案,涉及金額500多億元——這足夠投資好幾年國產電影了。更重要的是,這些併購案中超過50%是跨界併購,不少以建築、汽車、傳媒爲主業的上市公司紛紛插足影視。

於冬中國電影大洗牌 進入互聯網時代 第6張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磨鐵圖書CEO沈浩波,在出版界“一統江湖”後,他也決定要做影視,並且目前手頭有了好幾個實實在在的項目:“前幾天有一個記者採訪我,他說你大概預測一下自己手上的項目有多少票房。我沒有敢特別吹牛的預測,這個5億、那個7億,掐着手指算,算到50億的時候,就不好意思往下算了,再算下去絕對是吹牛了……”一陣笑聲過後,沈浩波強調:“但我確實沒有吹牛。”

各種資本風捲殘雲般地刮進影視行業,橙天嘉禾集團CEO毛義民預言,預計到今年年底,影視行業的併購總額會接近千億:“有一個知名餐飲業大佬吃飯時跟我說,他也要轉行做文化,我以爲是玩笑話,結果馬上就注入資本,他說現在造車、賣肉的都做文化,事不宜遲。最近還看到SMG集團的資產重組,近千億級的航母可能馬上出現;馬雲最近在做IPO路演,昨天有40幾家機構、400多億美金的超值認購,市值近萬億的文化企業即將產生。”

而且,這還沒算上今年在網上興起的電影投資“衆籌模式”,就是讓每一個觀衆成爲電影的投資人。“這是一個瘋狂的時代、創造奇蹟的時代。”毛義民的說法與於冬吻合,在這樣一個即將出現“龐然大物”的時代,大量中小影視公司和不善於藉助資本的公司將會被淘汰。

互聯網時代

就算不爲BAT打工,也得爲互聯網打工

今年6月中旬,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召開的主題論壇上,於冬一句“未來的電影公司都將爲BAT打工”引起巨大爭論。

正方認爲,互聯網時代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不可避免地來臨,BAT作爲行業巨頭,幾乎從社會各個層面服務着中國網民,同時也牢牢掌控着他們,電影公司只能“束手就擒”。反方則認爲,於冬的話過於絕對:BAT再牛,那也只是在資本和渠道層面,左右不了電影的質量,專業的電影公司不可替代。

到底誰更有道理暫且不論,讓我們先看看於冬的“BAT”言論之後都發生了什麼:

8月5日,港股“文化中國”正式更名爲“阿里巴巴影業集團”,同時宣佈委任中影原副總經理張強爲公司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阿里影業董事局主席邵曉鋒表示,阿里影業將以消費者對業務(C2B)的模式,更專注於打造切合現今觀衆需求的電影及電視劇,提升觀衆的滿意度,爲市場提供優質的內容。

8月27日,百度旗下的愛奇藝與華策影視聯合宣佈,將共同出資成立華策愛奇藝影視公司,該公司旨在爲愛奇藝提供高品質的劇集、綜藝等豐富多元的互聯網內容,以及圍繞相關內容IP進行遊戲、電商等全方位衍生品開發工作。

從表面上看,BAT三大公司中騰訊動手最晚,實際上,騰訊早在三年前就已經入股華誼兄弟公司,2014年參與投資的《痞子英雄2》則即將於“十一”與觀衆見面,《鍾馗伏魔》、《天將雄獅》等豪華鉅製則將於年底公映。

而9月17日下午,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羣將在京發佈IP電影計劃(具體內容暫未公佈),宣佈大舉進軍影視領域。至此,BAT全部向影視進軍,新的時代來臨。

實際上除了BAT,今年8月28日,優酷土豆宣佈成立“合一影業”;此外還有多家網絡企業已經將觸角伸進影視。

業界認爲,將來的電影公司就算不是給BAT,也將會不可避免地爲互聯網打工,因爲它們需要依靠網絡掙錢。據合一影業總裁劉開珞透露,姜文的《一步之遙》網絡版權竟然賣到了3000萬人民幣;優酷土豆去年的影視作品付費觀看收入是1個億,今年有望達到3、4個億,明年則有望達到10個億,這將爲電影公司提供“另一條生路”。

支付便捷,網絡購票超過總量的50%

細心的觀衆也許會發現,現在到影院排隊的年輕人好像越來越少了;沒錯,他們都到網上買票去了,分分鐘就能解決的事情,沒有必要非到影院去現場購票。

據於冬透露,今年1-8月,在線售票平臺貓眼電影的銷售額已經突破50億人民幣,格瓦拉差不多也有16、17億,再加上微信電影票、時光網等售出的電影票,網絡售票佔了整個票房總額的50%以上,預計明年可達70%甚至更高。

藝恩諮詢研究經理付亞龍表示:“線上消費模式以後將會成爲主流,它主要有兩種消費方式,一個是團購,一個是在線選座。我們調研發現,團購的比例是63%,因爲票價相對比較便宜;在線選坐是37%,但它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因爲通過移動客戶端操作非常便捷。”

合一影業總裁劉開珞認爲,購票方式的轉變,將給中國電影行業帶來顛覆性革命,因爲它的便捷程度非原來所能想象。劉開珞舉例說,以前的影片宣傳週期很長但效率很低,比如觀衆看完一個預告片、離他去影院買票消費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轉化率很低。可在網絡售票時代,預告片下面就直接有購票入口:“觀衆看完預告片就可以提前購票,點一下鼠標就行。對投資方來說,這可以把整個宣傳和營銷鏈條縮短,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

而現在85後、90後和95後纔是市場的主流,他們又恰恰主要通過移動終端來獲取各種信息資源,不論預告片、片花、劇照還是主題曲、插曲,其後面都可以鏈接購票入口、甚至可以鏈接副產品消費入口,比如淘寶網或旅遊網站。

由此可以看出,購票方式的轉變,將使電影和互聯網變得密不可分;那些不能很好地迎接互聯網時代的公司,將被淘汰。

全球化時代

好萊塢來襲,三年內必須“成年”

2014年,《變形金剛4》在中國的票房總額達到19.8億人民幣,這是中國市場上第一部票房超過3億美元的影片。《變形金剛4》聯合制片人、1905影業董事長樑龍飛表示,這個成績比美國本土高出大約1億美元,讓老美感到震驚,也進一步加速了整個好萊塢對中國市場的興趣。

而另一邊,中國和美國於2012年簽訂的《中美電影諒解備忘錄》將於2017年到期,屆時將重新談判,進口片份額有可能進一步甚至是全面放開。“未來將面臨好萊塢席捲式的衝擊,面對航母級大片的進入,這是最大的一個挑戰。”於冬說。

好萊塢蓄勢待發,但中國的電影公司還並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我們的產業還面臨着很多改革的難題,我們的國有體制改革現在已經到了最後不改不能生存的階段,包括大型國企都面臨這樣的問題。2014年五大民營公司(博納、光線、樂視、華誼、萬達)1-8月已經超過國產影片的70%以上,這就是市場競爭的新變化。”

於冬認爲,中國電影行業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已經迎來了資本時代和互聯網時代,能不能迎頭站在風口浪尖,成爲那隻會飛的豬,就看各位的造化了。

“2014年,你願意看到也好,不情願看到也好,洗牌,已經到來。”於冬吐字清晰、抑揚頓挫:“可以說機遇與挑戰並存,重新洗牌的2014年到2017年這三年當中,不能夠適應互聯網時代和藉助資本時代的公司將會被淘汰。同樣,能夠借勢騰飛的公司,在2018年如果還能夠做到中國本土前三名,那將意味着你就是世界的七八九——好萊塢有六大公司。”

明星八卦
娛樂評論
影視資訊
演出活動
體育吧
娛樂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