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我國控煙需直面三大難題

我國控煙需直面三大難題

來源:男爵風    閲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國務院法制辦24日公佈了衞生計生委起草的《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送審稿)》向社會徵求意見,稱將全面禁止室內公共場所吸煙,嚴格劃分室外禁煙區域,因此被網友戲稱“史上最嚴的控煙條例”。

我國控煙需直面三大難題

縱觀過往,我國控煙禁煙喊了多年而收效甚微,控制“指尖上的霧霾”到底難在哪?此次國家制定強制禁煙法令,其執行又需要重點關注哪些細節呢?

難在人情社會

煙民張先生煙齡十多年,因為容易咳嗽,基本保持4天一包煙的量。對於控煙新政,張先生表示支持:“我喜歡抽煙,但我不喜歡抽二手煙。”張先生認為室內公共場所控煙難度最大,往往在開會或聊天的時候,其實自己也被薰得夠嗆,但礙於面子不好開口提醒。“一開口,別人説你不也吸煙嗎,怎麼回答?”

新控煙條例一徵求意見,網上一片拍手叫好聲。有網友説:“過去只要開會就一片煙霧,抽起來甚至面對面都看不清臉,都是熟人也不好意思説,畢竟中國還是人情社會。現在法規全面禁止室內公共場所吸煙,再也不用照顧面子活受罪了,大家都會自覺了。”

難在找不到吸煙區

8年煙齡的趙華良認為應該尊重煙民選擇吸煙的權利,只要不影響他人就無可厚非。

趙華良表示,煙民們認為控煙難主要還是因為社會沒有向煙民提供專門的吸煙區,人羣沒有按需求分開。他舉例説,像火車站這些大型場所就很好,在通風處劃定了專門的吸煙區,大家互不妨礙,而像辦公樓、飯館、KTV這些地方,哪裏有吸煙區?就算到樓道、廁所去吸煙,難道樓道、廁所就不是公共場所了嗎?那裏照樣也會有不吸煙的人士出入,這點特別難把握。

難在執行細節

有網民細緻研究了控煙條例徵求意見稿全文,感到有些擔憂:執行會很難,細節不好把握。

首先,誰來問責?條例明確,作為相應主管部門,地方衞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公共場所控煙工作。那麼,一個縣的衞生計生委能有幾個控煙執法人員呢?一個執法大隊少則五六人,多則八九人,本職工作尚自顧不暇,又如何去承擔整個行政區域內的控煙專項執法監督?

其次,誰來落實?關鍵如何判斷是否全面禁煙了呢?抽完煙頭一藏,誰能説我抽過?沒有標準,就沒有衡量,也就沒有制約。就算條例獲得通過,最可能出現的執行結果就是禁煙告示往牆上一貼,吸煙點標籤往角落裏一貼,以文件落實文件,原來怎麼抽的還怎麼抽。

再次,公眾如何參與?對於個人自律和社會監督,條例鼓勵志願者組織、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各種形式參與或為控煙提供支持,但並未明確以何種形式和將提供哪些具體支持。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