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言 > 勵志人物 > 李萬君事蹟 揭李萬君怎麼理解工匠精神中的匠

李萬君事蹟 揭李萬君怎麼理解工匠精神中的匠

來源:男爵風    閱讀: 7.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萬君事蹟感動了很多了人,並且被評委感動吉林的年度人物,那李萬君事蹟到底是怎樣的呢?生活中的李萬君是個怎樣的人呢?李萬君怎麼理解工匠精神中的匠呢?下面就和男人世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李萬君事蹟 揭李萬君怎麼理解工匠精神中的匠

談感動  ——他見證高鐵技術從追趕者變成了領跑者

“成爲 感動中國 2016年度人物,我感到很榮幸,這個榮譽不是我個人的,而是整個中車、是我們吉林省的。作爲第一代高鐵員工,我見證了高鐵技術從追趕者變成了領跑者,我驕傲,我自豪,同時也感覺到了自己身上的責任……”在得知自己成爲“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時,李萬君深情地說。  “高鐵有394道工序,每一道都不容失誤,我們要堅持工匠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我們的團隊技術更加成熟,保證高鐵又穩又快地奔跑,同時創造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他說,他就是一名技術工人,離開了生產一線啥也不是。他這輩子很幸運,能分配到長客,趕上了高鐵發展的時代,才讓他這樣的技術工人有機會回報企業,報效國家。所以,他下決心幹好高鐵,變中國製造爲中國創造,讓每一個技術工人都能當上創新主角,像動車組一樣,節節給力,人人添彩,到時候讓老外給咱中國人打工!

學手藝  ——一年磨破了五套工作服

“我現在一聽焊接的聲音,就知道哪個徒弟或是員工哪個地方焊得不好,焊縫是寬還是窄、焊接質量好不好……”———這樣的境界,可是經過千錘百煉才能達到的。  1987年8月,19歲的李萬君職高畢業後被分配到長春客車廠(中車長客股份公司前身),在配焊車間最苦最累的水箱工段當工人,和他一起入廠的還有28個夥伴。一進焊接車間,火星子亂蹦,煙霧瀰漫,刺鼻嗆人。焊工們穿着厚厚的帆布工作服,戴着焊帽,拿着焊槍噴射着2300 的烈焰,夏天時,穿着幾斤重的裝備幹完活出來,全身都得溼透。  這樣艱苦的條件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下來的。一年下來,和他一起入廠的同事調走了25個。但他,依然選擇了留下來。廠裏要求每人每月焊100個水箱,他就多焊20個,一年下來,兩年一發的工作服被他磨破了5套,不夠穿,他就到市場上自己掏腰包買。

李萬君事蹟 揭李萬君怎麼理解工匠精神中的匠 第2張

除了跟着師傅學習,他一有時間就跑到其他師傅那兒看,有問題就問。一開始,一些老師傅嫌他黏人;但慢慢的,師傅們發現,這個小夥子凡事問過一次,就會舉一反三。不知不覺中,李萬君的焊接手藝在同齡人中已出類拔萃。

入廠第二年,李萬君就在車間技能比賽中奪冠;2005年,他在中央企業焊工技能大賽中榮獲焊接試樣外觀第一名;1997、2003、2007年,他三次在長春市焊工技能大賽榮獲第一名;2011年,他捧得了“中華技能大獎”。

攻技術  ——把焊槍下的產品昇華成藝術

爲了攻克各種各樣的困難,他成立了一個攻關團隊,遇到焊接難題,整個團隊都會羣策羣力,攻堅克難,將技能和智慧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突破一個又一個難關。

李萬君事蹟 揭李萬君怎麼理解工匠精神中的匠 第3張

2005年,李萬君根據異種金屬材料焊接特性發明瞭“新型焊鉗”,獲得國家專利並被推廣使用。2010年,在出口伊朗的單層軌道客車轉向架橫樑環口焊接難題中,李萬君再次挺身而出,經過不斷試驗摸索,成功總結出了氬弧自動焊焊接方法和一整套焊接操作步驟,一舉填補了我國氬弧焊自動焊接鐵路客車轉向架環口的空白,也爲我國日後開發和生產新型高鐵提供了寶貴依據。2012年,針對澳大利亞不鏽鋼雙層鐵路客車轉向架焊接加工的特殊要求,李萬君衝鋒在前,總結出了“拽槍式右焊法”等20餘項轉向架焊接操作方法,解決了批量生產中的多項技術難題,累計爲企業節約資金和創造價值800餘萬元。

2015年初,中車長客股份公司試製生產我國首列國產化標準動車組,轉向架很多焊縫的接頭形式是員工們從未接觸過的。其中轉向架側樑扭杆座不規則焊縫和橫側樑連接口斜坡焊縫質量要求極高,射線檢測必須100%合格,不允許有任何瑕疵。由於不規則焊縫接頭過多,極易造成焊接缺陷,使這個部位的焊接成爲制約生產順利進行的“卡脖子”工序,影響了標準化動車組的研製進程。

李萬君事蹟 揭李萬君怎麼理解工匠精神中的匠 第4張

李萬君馬上主動請纓,以攻關團隊“李萬君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爲主要陣地,經過反覆論證,多次試驗,最終總結出交叉運用平焊、立焊、下坡焊,有效克服質量缺陷的操作技法,成功攻克了這項焊縫接頭過多導致焊縫射線檢測難以100%合格的難題。

2016年7月15日,中車長客股份公司試製生產的兩列中國標準動車組,以420公里時速成功進行會車實驗。列車以相對時速840公里的速度擦肩而過,這還是世界第一次。實驗的完美表演,將再一次贏得海外市場的關注、以及相關合作國家的青睞,成爲開啓國外高鐵市場的一把“金鑰匙”,爲中國高鐵走出國門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實,我的追求很簡單,我希望很一位焊工都把焊接標準熔到骨子裏,把焊槍下的產品昇華到極致,從而形成一件件藝術品……”李萬君說。憑着一股子不服輸的鑽勁兒、韌勁兒,他參與填補了高速車、鐵路客車、城鐵車轉向架焊接規範及操作方法的幾十種國內空白,先後進行技術攻關100餘項,其中21項獲得國家專利。

李萬君事蹟 揭李萬君怎麼理解工匠精神中的匠 第5張

帶徒弟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師傅帶徒弟十分厲害。我記得2008年引進高速動車組技術時,我們的水平與國外有很大的差距,只有師傅一人能焊出來,人手嚴重不足。爲了完成任務,他只用半年的時間,就將焊工全都培養了出來,400多名學員全部考取了國際焊工資格證書,這在整個培訓史上也是一個奇蹟……”李萬君的徒弟謝元立回憶。  李萬君認爲,單單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是不夠的,“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帶徒弟方面,師傅毫無保留,甚至還根據學員的體態胖瘦、走路姿勢、運槍習慣等不同特點,制定不同的訓練方案,親身示範。”謝元立說,師傅帶出的20多個“嫡系徒弟”如今全是技術骨幹,其中10多人已成爲吉林省首席技師。

2011年,他主持的公司焊工首席操作師工作室,被國家勞動部授予“李萬君大師工作室”稱號,5年來組織培訓近160場,爲公司培訓焊工1萬多人次,考取各種國際、國內焊工資質證書2000多項,滿足了高速動車組、城鐵車、出口車等20多種車型的生產需要。

李萬君不僅承擔爲本單位培養後備技術工人的重任,還利用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這一平臺,爲外單位的技術工人無私傳承技藝,3次被長春市總工會聘爲“高技能人才傳藝項目技能指導師”。截至目前,李萬君已爲吉林省、長春市以及省市工會對口援疆地區的兄弟企業培訓高技能人才2000多人次。在中國高鐵事業發展進程中,李萬君實現了從一名普通焊工到我國高鐵焊接專家的蛻變。

每次見到李萬君,他都是身穿工作服,一臉憨笑。這次見到他,他仍然和以往一樣,笑得很憨厚。

李萬君事蹟 揭李萬君怎麼理解工匠精神中的匠 第6張

他的工作室設在轉向架製造中心車間內,面積不大,但牆上掛滿了各種各樣的獎狀和榮譽證書。就是在這個不大的空間內,他和團隊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突破。  他手中的焊槍出神入化,兩根直徑僅有3.2mm的不鏽鋼焊條,可以分毫不差地對焊在一起,不留一絲痕跡。在他看來,他焊出的東西就是一件件藝術品。

他回憶,外國技術人員在看到他的焊接技術後,紛紛豎起大拇指,“真想不到中國工人也能焊出這樣的產品,真是了不起!”

關於對未來的憧憬,他動情地說,“沒有企業的培養,沒趕上中國高鐵事業的大發展,就沒有今天的李萬君,我要爲我國的高鐵事業付出更多的努力,爭取爲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李萬君事蹟 揭李萬君怎麼理解工匠精神中的匠 第7張

一是精益求精的創新精神。衆所周知,我國鋼鐵產量世界第一,高鐵速度世界第一,擁有的大學生數量世界第一,卻生產不出一個小小的圓珠筆筆珠;德國人口只有我國的1/17,卻有2300多個世界名牌。這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遇到的尷尬處境。西門子公司總裁說:“精益求精製造產品,是我們德國企業與生俱來的天職和義務!”精益求精的通俗解釋就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依靠這種精神,我國才能生產出更多與製造業強國質量同樣過硬的產品,創造出世界聞名的中國品牌。在新經濟中,製造業與服務業正在實現融合,科學家和工程師同樣需要工匠精神,工匠也同樣需要創新精神。許多人嘆惜中國產品是一流產品、二流包裝、三流利潤,其實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會長期存在價廉物美的產品,超額利潤永遠是對產品創新的獎賞。激勵萬衆創新需要有嚴格的績效考覈機制,重賞創新成功者,寬容創新失敗者,堅決杜絕“幹好幹壞一個樣、遇到問題繞着走”的現象。

二是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社會發展需要科技進步,科技進步需要對規律的不斷探尋。實事求是實現創新的科學方法,是經濟轉型的基本路徑,是推動進步的內生動力。中國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建成名副其實的製造業強國,就必須依靠實事求是這個法寶。任何以偏概全、望文生義、唯書唯上、似是而非的做法都與新經濟格格不入。事實上,我國在長期的封建歷史時期,形成了一種阻礙科學發展的文化模式,認爲各種生產技術都是“雕蟲小技”,而善於變通、巧取豪奪纔是“本事”。 “不撞南牆不回頭”,過去一直是對不通世故者的譏諷,但在新一次全球工業革命來臨之際,我們需要大聲呼喚那種“釘釘子”“一根筋”的執着精神,決不能讓這些人有半點吃虧。寬容,只適用於創新者;對於因循守舊、隨波逐流者,絲毫不能寬容。

李萬君事蹟 揭李萬君怎麼理解工匠精神中的匠 第8張

三是忘我工作的敬業精神。製造優質產品需要心無旁騖、一絲不苟的工作,需要戒驕戒躁、久久爲功,容不得半點懈怠和折騰。在我國工業化初期,爲克服技術落後、條件簡陋的困難需要艱苦奮鬥的“大慶精神”;在國外技術封鎖的條件下,爲增強國家實力需要“兩彈一星精神”;在全球一體化的“互聯網+”時代,爲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夢想更需要爭創世界一流的拼搏精神。“天上不會掉餡餅”,幻想依靠投機取巧獲得成功是十分危險的。製假售假、投機取巧、“搭便車”等做法,最終將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爲了能使創業者潛心工作,要在制度上保障所有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實現分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