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警惕塑化劑 身邊潛藏的健康殺手

警惕塑化劑 身邊潛藏的健康殺手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年來,塑化劑所引起的事件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嚴重,飲料、方便麪、指甲油、玩具等諸多行業都被波及。我們好像生活在塑化劑的包圍之中,並飽受其害。塑化劑影響男童發育,造成女童性早熟。。。。。。種種危害顯現在人們面前,我們該怎麼減輕這種危害呢?

警惕塑化劑 身邊潛藏的健康殺手

1、塑化劑是什麼 危害有哪些

塑化劑對於我們來說早就不算陌生,即便不甚瞭解,也應該是早聞其名。作爲具有類雌激素作用的它,對我們的健康傷害不言而喻,但讓人擔憂的是,塑化劑幾乎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謂無處不在。

塑化劑是所有塑料助劑中用量最大的,其在塑料中老實呆着的時候,和人類是和平共處的,發揮的都是好作用。但鄰苯類塑化劑容易逃逸到環境中,這時發揮的都是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的壞作用。塑化劑可通過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及皮膚接觸等途徑進入人體,具有生殖毒性和發育毒性,這種危害也是隱蔽而漫長的。

塑化劑被證實會干擾人體內分泌,影響生殖系統,並造成基因毒性,長期食用對心血管疾病危害風險最大,對肝臟和泌尿系統也有很大傷害,而且被毒害之後,還會透過基因遺傳給下一代。塑化劑中毒還可能會造成小孩性別錯亂,包括生殖器變短小、性徵不明顯,還會引發激素失調,有可能導致兒童性早熟。雖現在還無法證實對人類是否致癌,但對動物會產生致癌反應。

對於塑化劑,敬而遠之、拋而棄之已經在世界範圍內達成共識。鄰苯類塑化劑用量巨大,使用範圍廣,污染面積和影響人數就都蔚爲可觀,在空氣、水、土壤和灰塵中都可以檢測到。而且在生物體中還有富集作用,水生生物體內有明顯的該類化合物的殘留物,最終人們通過食物和空氣等途徑暴露其中。

2、如何預防塑化劑的危害?

使用非塑料容器

在選用食品容器時,應少用塑料材質,改用高質量的不鏽鋼、玻璃和陶瓷容器爲主。儘量避免用塑料容器或塑料袋裝食用油和含油食品,在飲用熱水、熱湯、茶和咖啡等時少用更好。

避免加熱保鮮膜

保存食品用的保鮮膜宜選擇不添加塑化劑的材質,並避免將保鮮膜和食品一起高溫加熱,而且最好少用保鮮膜、塑料袋和耐油紙等包裝和盛放食物。

減少化妝品使用

如指甲油中的塑化劑含量就非常之高,其他諸如香水、護膚保溼類產品,香波洗滌護髮類都是塑化劑含量較高的產品,應適當減少使用。

3、如何應對塑化劑中毒?

催尿催便排出體外

大部分塑化劑及其代謝物會隨尿液或糞便排出體外,因爲絕大部分的DEHP及其代謝物在24-48小時內會隨尿液或糞便排出體外;而DINP在72小時內有85%由糞便中排出,其中主要是在前24小時排出。不是持續大量食用的民衆,只要儘快中斷,風險是很低的,不用擔心或特別去做檢驗。

吃富含維他命的蔬果、多喝白開水

對於人體內有微量的塑化劑,其實是沒有問題的,只有在高劑量使用的時候,纔會出現危害。所以人體內有微量的塑化劑,不需要治療。若真是擔心食用了塑化劑,可以多吃富含維他命的蔬果、白開水及湯汁等,都可以加速塑化劑的排出,其後,體內的荷爾蒙即可恢復正常,相關機能亦可復原。

4、關於塑化劑的一些疑問

保鮮膜是否含有塑化劑?

央視《每週質量報告》曝光16種PVC保鮮膜中15種含有禁用的塑化劑。專家稱,含禁用塑化劑的保鮮膜會破壞人體內分泌系統和生殖系統,導致女性性早熟和男性不育。

國際包裝協會副會長董金獅曾表示,識別保鮮膜是否“有毒”其實很簡單,點燃保鮮膜,如果燃燒後像蠟油一樣滴下來,並散發出蠟燭味,那就是無毒的聚乙烯膜(PE保鮮膜)。

而聚氯乙烯膜(PVC保鮮膜)點燃後主要有四個特徵:1.不易點燃;2.火焰根部有淡淡的綠色;3.冒黑煙;4.氣味十分刺鼻。

從外觀上看,超市使用的保鮮膜較爲柔軟,拆下之後很容易扭成一團,黏性較好;而購買的PE保鮮膜,則顯得硬一些,黏性差一些。

在用火燒時,超市包裹食品使用的保鮮膜,散發出黑色的煙霧,且有刺鼻氣味,火苗熄滅後,燃燒處凝結成黑色;而購買的PE保鮮膜,在燃燒時無刺鼻氣味,有少量白色煙霧,火苗熄滅後燃燒處凝結物呈白色透明狀。

實驗結果表明,超市使用的保鮮膜很有可能是PVC保鮮膜。由於塑化劑遇油脂或在加熱情況下,特別容易溶解、釋放,在此提醒市民朋友,超市買回用保鮮膜包裹的食物,特別是含有油脂的食物,最好馬上拆下保鮮膜,更換包裝。

如何知道孩子是否中毒?

在百姓眼中,塑化劑似乎已成“無處不在”之勢,有研究稱,兒童比成人更易受到塑化劑的傷害。又有研究說,孕婦血液中的DEHP濃度越高,產下的男嬰 有越高的風險發生陰莖變細、肛門與生殖器距離變短、睾丸下降不全等症狀。這讓不少父母暗暗擔心,孩子的健康是否已經受到損壞了?

那麼,孩子有哪些健康信號,家長需要特別警惕呢?“孩子出現性早熟、性發育不全,是否就是由塑化劑引起的,這很難判斷。也不存在專項的檢查手段,表明性發育異常就是由塑化劑引起的。”兒科內分泌專家專家說。因此,家長能做的是及早發現孩子的身體異常,快快求醫治療;以及在孩子的食物、玩具、接觸的塑料製品上把好關,並且注意正確的使用方法。

男童:留意細小陰莖

塑化劑對男童的主要影響是男性性功能發育障礙,如外生殖器畸形、尿道下裂、睾丸小、陰莖短小、發育遲緩等。專家說,這個問題在孩子在6個月內大, 以及青春期的時候較容易被發現。“新生BB如果陰莖很細小,像個小田螺,明顯跟同齡孩子有差異,這就是個異常的信號。臨牀的檢驗標準就是6月齡大兒童的陰 莖小於2釐米。”但是,不少家長、缺乏經驗的醫師以爲這是正常現象,以爲孩子長大了就會長好,造成了誤診;另外一個容易被發現的階段是男孩的青春期(約爲 10~20歲),遲遲未見孩子有發育跡象,這也是值得關注的。

女童:留意乳房發育

塑化劑對女童可能造成的主要影響是性早熟。專家提醒道,如果女孩不到8歲就出現乳房、陰毛、腋毛等性發育症狀,需及時看病處理。其中,乳房發育是早期較爲明顯的症狀,家長比較好察覺。此外,女童提早出現男性性發育特徵,如陰部有毛、聲音變粗、喉結突出也是性早熟的表現之一。

性早熟很複雜,分類、症狀、病因分類都極多,有些爲“假性”有些爲“真性”。家長可不能存有“觀察看看”的心態,能做的要快快帶孩子就醫,找專業的兒科內分泌專科,對症治療。

偶食塑化劑會不會中毒?

衛生部指出,塑化劑對健康的影響取決於其攝入量,偶然食用少量受塑化劑污染的問題食品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塑化劑在我國大陸地區稱爲增塑劑,可被添加到塑料聚合物中增加塑料的可塑性,種類達百餘種。此次臺灣不法企業添加的是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是一類常見的塑化劑,包括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劑,嚴禁添加到食品中。

衛生部指出,DEHP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對健康的影響取決於其攝入量,偶然食用少量的受DEHP或DINP污染的問題食品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對於體重60公斤的成人,世界衛生組織、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管局和歐盟分別認爲,終身每人每天攝入1.5mg、2.4mg和3.0mg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DINP每天攝入9.0mg及以下也是安全的。

實驗顯示,進入體內的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可以被人體排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其具有蓄積性。但部分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具有內分泌干擾作用,長期大量攝入將影響生殖和發育。

據介紹,使用塑化劑的塑料產品在生活中很普遍。食品在儲存過程中也會有微量塑化劑從包裝材料中遷移到食品中,但合格的塑料包裝材料遷移量不應超出1.5mg/kg,DINP不應超過9mg/kg。

衛生部表示已採取3項措施應對塑化劑事件:將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列入可能用於食品的非食用物質“黑名單”,並明確檢測方法;通過各地12320衛生熱線向消費者提供關於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健康影響和科學知識的諮詢;組織各地省級疾控中心對食品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開展應急監測,並將擴大範圍收集數據進行風險評估。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