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李嘉誠另一面:娶有錢舅舅的女兒 少拿工資爲避稅

李嘉誠另一面:娶有錢舅舅的女兒 少拿工資爲避稅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標題:“超人”李嘉誠另一面:娶了有錢舅舅的女兒 少拿工資爲了避稅

李嘉誠另一面:娶有錢舅舅的女兒 少拿工資爲避稅
文/譚洪安

在自己90歲這一年,有“超人”之稱的李嘉誠宣佈正式如期退休。

沒有人可以否認,李嘉誠在華人世界的巨大影響力,以及關於他的那些傳奇。但如此的存在,只能讓李嘉誠以超人之形象示人,併爲他人引用、解讀。光芒之下,李嘉誠的另一面,往往爲人所忽略。

想要理解李嘉誠傳奇的一生,又不得忽視他的另一面。

1

超人”李嘉誠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呢?

早上6點前起牀,從香港島南部深水灣道的家出發,下山去附近的9洞高爾夫球場,並確保能在7點以前打出第一杆。他可能和住在香港高爾夫俱樂部附近的億萬富翁一起打球,也可能和他公司裏的某個高管打球,亦可能和一個他想作出判斷的新生意夥伴打球。

10點,李嘉誠到達辦公室。自從位於港島中環中心商務區的70層高的長江中心落成之後,他的辦公室就一直在那座高聳的塔樓的頂部,那兒幾乎被一個游泳池佔滿了。

李嘉誠做的第一件事是查閱報刊,看看有沒有和他或他的公司相關的報道。他用英語和別人交談,但喜歡閱讀中文,因此,英文報刊中的有關部分在他到達之前就已翻成了中文。

李嘉誠也很關注經紀業對他公司的評價,那些激起他怒火的撰稿人將接到他助手的電話,或是收到他的律師函。哪家報紙使他難看,他就會撤銷那兒的廣告。

李嘉誠會拿着文件、信件,打電話給一至數個高管,或者直接召他們前來商談。公司裏的電話系統讓這些人知道,這是大老闆的電話。

上午11點30分,李嘉誠開始做按摩。此後,還要去處理更多的管理事務,13點吃午餐,當然是工作餐。午飯後,他在辦公室裏工作兩個小時,16點回家。17點,他很可能會再做一次按摩,之後,也許會在18點30分與生意夥伴玩紙牌。

最終,商務晚宴後,他於22點就寢。就這樣日復一日地循環下去。

不過,今年5月10日之後,他這份極爲縝密而幾乎一成不變的日程,很可能要做出改變。因爲從那一天起,還差兩個月就年滿90週歲的李嘉誠,將會正式退休了。

爲我們解密當代最受矚目的華人富豪日常工作點點滴滴的,是資深中國事務觀察家喬·史塔威爾,他自20世紀80年代起在亞洲(主要是香港和北京)從事新聞工作,1997年創辦《中國經濟》季刊。2007年,他出版《亞洲教父:香港、東南亞的金錢和權力》一書(中文版2011年在中國內地印行),上述所引場景,即來自該書。據作者說,這段描述“依據的是大量非正式採訪”。

2

李嘉誠縱橫商海70餘年的財富傳奇,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在此無須贅言。鮐背之年,含笑引退,更讓他在華人世界商業圈神一般的存在,再添若干光環。

在這一特殊的歷史時刻,我們回頭看看李嘉誠“封神”的漫長生涯中一些未必爲人所知的細節,也許不無意義。

李嘉誠就總是說,自己是教師的兒子,父親於1940年身無分文來到了香港。長江集團官方網站上寫道:“爲了扛起維持家庭生計的責任,李先生不到15歲就輟學,在一家塑料貿易公司找了份工作,每天工作16小時。1950年,他的勤奮、謹慎以及追求完美的精神,讓他有了自己的公司——香港長江實業。”

事實上,李嘉誠讀過幾年書,後來在一個富有的舅舅那裏工作,舅舅的家族擁有香港中南鐘錶有限公司。他能躋身香港重要的二流大亨之列,事業得以繼續發展,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因爲娶了老闆——也就是那位有錢舅舅——的女兒。李嘉誠一開始所經營的企業,其實是屬於他岳父的,他只是進一步做大了生意而已。

當然,在香港及東南亞的華人大亨們的起步階段,跟老闆的女兒結婚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對於那些不能依靠父業來爲自己的事業鋪墊的未來富豪來說,一個重要的資源就是妻子的家庭產業。李嘉誠不過是衆多例子中的一個,無可厚非。

3

李嘉誠就很樂意向人們展示他節約的嗜好,常常提起他戴了好幾年的廉價精工手錶與西鐵城手錶。他的一位高級職員回憶說,他常聽李嘉誠抱怨自己戴的手錶是“該死的手錶”。而這廉價手錶已經成了他的象徵。在《財富》雜誌一次難得的採訪中,李嘉誠也沒忘記搬出手錶的主題。“你的表太奢侈了!”他對採訪者說,“我的比你的便宜多了,不到50美元。”

讓李嘉誠引以爲豪的另一件事是,他從上市公司中獲取的工資很少——2005年,從他的長江集團旗艦公司中,他只得到了1萬港元的工資。但有一點卻未被提及,即在香港工資要徵稅,而股息卻不用交稅,所以大亨們常常利用後者來避稅。

比李嘉誠年長半歲,又是生意上長期好夥伴的恆基集團老闆李兆基(他已於2015年交棒退休),據說在20年內,僅僅從恆基地產旗艦公司的分紅就有1.5億~3億美元。他用這些錢在美國買了3萬套公寓及別的資產。歸根到底,“二李”並不是靠微薄的工資收入生活的人。

這兩人的故事或許可以說明,儘管有保護金錢的本能,以及向員工展示節儉的深思熟慮的商業手段,但人們所聽說的大多數富豪們生活節儉,卻並非事實,他們只是“選擇性節約”而已。

亞洲大亨們與媒體的關係,不只是大亨要逃避媒體那麼簡單,這大概是對大亨們生來就謙虛這種說法的最有力駁斥。有機會接近他們的人會驚奇地發現,這些大老闆們有多麼自戀——他們公司的接待處到處都是關於他們的作品。對那些市場上極有影響力的雜誌,如《財富》、《福布斯》和《遠東經濟評論》等,只要其記者不追根究底,大亨們還是願意給予稀少的公開採訪機會的。

前面引述過李嘉誠的例子,就很能說明問題。李嘉誠的公衆形象是沉默寡言,他每天早上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讀報,辦公室裏保存了各種關於他的文章,當讀到批評他的人的名字,他習慣用熒光筆在空白處作記錄。據香港報紙的管理者們說,任何李先生堅決反對的事,都會轉化成他公司廣告開支的削減。比如《南華早報》在2003年11月(幾乎20年後)提到了1986年李嘉誠被指內線交易一事,李嘉誠的公司立刻撤銷了與該報簽訂的廣告合同。

香港以“國際貿易自由港”的傲人形象蜚聲世界,但在香港,卻有另一種看法頗具市場:本地的經濟卻少數頂級大亨所操控,是無法否認的事實,尤其是對房地產市場的壟斷,是香港每個億萬富翁財富的基本。香港和新加坡一樣,都因面積狹小,存在結構性的土地稀缺,自19世紀起,無論從區域標準還是國際標準來看,這裏的房地產價格一直非常昂貴,而且波動相當大,投機的回報率也很高。

4

香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但香港集裝箱的終端運輸費用又堪稱是世界上最高的,儘管其勞動力成本遠遠低於其他人均GDP相近的國家和地區。主宰香港集裝箱終端運輸的股東,都是房地產大亨,而李嘉誠輝煌事業的兩大支柱,恰恰就是地產和港務。早在2007年時,李嘉誠的香港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就擁有香港24個停泊港中的14個泊位,於是,他成了這個羣體的領袖。

李嘉誠的百佳連鎖超市和英資怡和集團的惠康超市,一度佔了本地百貨貿易的七成;李嘉誠旗下的屈臣氏集團和怡和控股的萬寧公司,也幾乎佔了全港藥品銷售的七成。有新來的實力不俗的零售商競爭者抱怨說,他們的送貨車根本進不了由李嘉誠控制的居民區和辦公大樓。李嘉誠還是香港電力生產的雙寡頭之一。

儘管李嘉誠在香港的新聞報道里經常被稱爲“超人”,但他的投資事業中,既有不合時宜的買賣,也有經過長期痛苦的努力才能盈利的收購來的公司企業。

20世紀90年代早期,他在英國、澳大利亞以及許多亞洲國家的移動電話與傳呼機市場上的投資,遭受了嚴重損失。但是90年代末期,他的橙子電話公司使他大發橫財。後來,李嘉誠又投資3G,很長時間內虧損嚴重。1987年,他轉向了從事石油業的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公司,隨後又投入更多的資金增加了股份,但這次投資帶來的卻是連續幾年的虧損和賬面價值的降低。

這些投資過程中,來自港口、零售、電力以及其他香港大型業務的核心現金流量保證了李嘉誠各種成功或不成功的擴張。這一點,也許纔是“超人”之所以能作爲少數幸運的競爭者生存下來的根本原因。

在香港與東南亞的華人商界,“關係”很重要,因爲它是產出成果的重要保證。大亨們一方面忙於磨合與當地政府官員的關係,一方面彼此之間要進行各種形式的合作,往往會出於共同利益合作投資。但大亨們之間的真實關係又相當的複雜、微妙。

李嘉誠通過併購取得原屬英資的香港和記黃埔後,聘請西蒙·莫瑞來管理這家企業。據莫瑞憶述,他上任不久,收到了新世界集團董事長、億萬富翁鄭裕彤的邀請函,請他見面隨便聊聊。因爲鄭裕彤跟比他小三歲的李嘉誠,是有名的高爾夫球和橋牌上的夥伴,這一切看似非常正常。但當莫瑞向李嘉誠提及這次邀請時,後者的反應卻令他感到驚訝。李嘉誠嚴肅警告他:“要提防這些人,他們幾乎與我們一樣聰明。”莫瑞私下覺得不解:”從理論上說,他們是朋友。”

在《亞洲教父》一書所附“人物表”的李嘉誠一欄裏,史塔威爾寫道:將來,李嘉誠帝國會被分成三等份,分別由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會、他的兒子李澤鉅和李澤楷繼承。

2018年3月16日下午長和集團發佈的李嘉誠正式退休公告中,這位神奇的老人說:“日後我會做集團的資深顧問,同時我還會披上我新的戰衣,我會投入到基金會的工作。”可以肯定,他兌現了多年來制定的退休計劃和承諾。人們的目光,開始要更多地投射到一直活在老“超人”耀眼光環之下的二代接班人身上了。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