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元旦手抄報要這樣做纔有創意 元旦手抄報資料大全

元旦手抄報要這樣做纔有創意 元旦手抄報資料大全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個月之後就是2017年的首個節日元旦節了,一元復始萬象新,如何表達對新年的祝福呢?元旦節手抄報必不可少,元旦手抄報資料大全能夠助你的手抄報出其不意,歡迎參考。

元旦手抄報要這樣做纔有創意 元旦手抄報資料大全

元旦手抄報資料

元旦手抄報資料

一、元旦的來歷:

“元”有開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也被稱爲“新曆年”“陽曆年”。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爲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定農曆正月初一爲春節,而以西曆的1月1日爲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年法”,確認新年(元旦)爲中國的法定節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國家或地區的法定假日。

元旦手抄報要這樣做纔有創意 元旦手抄報資料大全 第2張

元旦的慶祝方式

元旦的慶祝方式

二、元旦的慶祝方式

1、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國家都把元旦頂爲法頂節日,在元旦這天放假。新中國成立後,也規定元旦爲法定節日放假一天。

2、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以前就有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現在在電視記錄片上還能看到,到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演變爲聯歡晚會什麼的了。近年更是有旅遊、聚會等節目,反正元旦這天並沒有太多的傳統,在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發揮了。甚至,元旦這天對年輕一代來說只意味着一天的假期。

3、保留着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就是在以民間了,尤其是在農村。每到元旦,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後就是一家人團聚一餐。至於更爲濃重的慶祝方式暫時還沒見過。

元旦手抄報要這樣做纔有創意 元旦手抄報資料大全 第3張

關於元旦的古詩和詩歌

三、關於元旦的古詩和詩歌:

《如夢令元旦》毛澤東(1930年1月)

寧化丶清流丶歸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風展紅旗如畫。

元旦手抄報要這樣做纔有創意 元旦手抄報資料大全 第4張

元旦節手抄報

《元旦試筆》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牆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吹到東溟月上時。

元旦手抄報要這樣做纔有創意 元旦手抄報資料大全 第5張

元旦快樂

《丁卯元日》錢謙益

一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佔年更喜夢維魚。

鉤簾欲連新巢燕,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並無塵事到吾廬。

元旦手抄報要這樣做纔有創意 元旦手抄報資料大全 第6張

元旦手抄報資料大全

《新年作》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元旦手抄報要這樣做纔有創意 元旦手抄報資料大全 第7張

2017元旦手抄報資料大全

《守歲》杜甫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

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元旦手抄報要這樣做纔有創意 元旦手抄報資料大全 第8張

元旦手抄報內容

《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旦手抄報要這樣做纔有創意 元旦手抄報資料大全 第9張

元旦節

四、元旦節笑話

一個雞蛋跑去松花江游泳,結果它變成了松花蛋;

一個雞蛋跑到了山東,結果它變成了魯(滷)蛋;

一個雞蛋無家可歸,結果它變成了野雞蛋;

一個雞蛋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倒在地上,結果它變成了導彈;

一個雞蛋跑到人家院子裏去了,結果它變成了原子彈;

一個雞蛋跑到青藏高原,結果它變成了氫彈;

一個雞蛋生病了,結果它變成了壞蛋;

一個雞蛋嫁人了,結果它變成了混蛋;

一個雞蛋跑到河裏游泳,結果它變成了核彈;

一個雞蛋跑到花叢中去了,結果它變成了花旦;

一個雞蛋騎着一匹馬,拿着一把刀,原來它是刀馬旦;

一個雞蛋滾來滾去,越滾越圓,結果就變成了圓蛋--元旦快樂!

元旦手抄報要這樣做纔有創意 元旦手抄報資料大全 第10張

元旦節手抄報的資料內容

元旦手抄報要這樣做纔有創意 元旦手抄報資料大全 第11張

元旦節笑話

元旦的來歷、元旦的慶祝方式、元旦的古詩和詩歌元旦節笑話,這些元旦手抄報資料相信你的元旦節手抄報不會拒絕的,冬去春來,給大家拜個早年,新年快樂!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