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北京最後一家金錢豹關門,扶牆進扶牆出的自助餐一去不復返了

北京最後一家金錢豹關門,扶牆進扶牆出的自助餐一去不復返了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標題:北京最後一家金錢豹關門,扶牆進扶牆出的自助餐一去不復返了

金錢豹在北京的最後一家店鋪於近日關門了,在唏噓曾經叱吒餐飲界的餐廳轟然倒塌時,還不禁有點小感慨,在自助餐餐廳奮勇搏殺的年代也一去不復返了。

北青報

報道,繼世貿天階店、中關村店、王府井店、朝陽大悅城關閉後,金錢豹在北京的最後一家門店海淀翠微店也扛不住壓力,悄然於近日關門了。消費者手中的會員卡餘額找不到地方退,而供應商的債也找不到地方討。

金錢豹業績不斷下滑,幾經賣身

據公開資料顯示,金錢豹於2003年進入中國市場,爲自助餐飲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是開創了複合自助餐模式(既有中式又有西式菜品);其次,讓消費者們知道自助餐不是39、49元一位,也可以是很高檔的198元、238元一位。

金錢豹因其價格高和食品新穎,一度被冠以“最貴自助餐”標杆企業,那時候誰要是能吃上一頓金錢豹裏的龍蝦鮑魚,是一件倍兒有面子的事情,可以作爲談資吹好久。2010年是金錢豹最後的輝煌時期,當年其在國內的門店數量達到18家,營年業額近9億元。

2011年金錢豹想要在港掛牌上市,但幾經周折卻被創始人15億元“賣身”給了歐洲私募股權投資集團安佰深。延續其高逼格的做派,每家店面的面積達數千平方米,投資金額超3000萬元以上。

但是,高昂的成本和急劇變化的餐飲行業讓金錢豹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根據

公開資料

顯示,金錢豹在2013年和2014年稅前虧損分別約爲2.24億元、2.08億元,淨負債分別約爲3.27億元、4.44億元。

2015年金錢豹以超低的2.53億港元賤賣給香港嘉年華國際,比起2011年的價值縮水了將近7倍。嘉年華也未能拯救金錢豹的頹勢,截止2016年底,金錢豹在全國擁有13家餐廳,如今過去半年,全國可能只剩下上海唯一一間店鋪。

餐飲界消費升級明顯,自助餐已淘汰出局

金錢豹的落寞與其自身的經營模式出現問題分不開,但同時也受餐飲消費大環境的影響。

從金錢豹自身的角度來看,過高的經營成本和擴張代價讓其陷入到了虧損的境地。金錢豹的門店成本負擔很重,因爲其多以大店爲主,房租成本高,利潤率低,再加上擺臺和食材會出現損耗,本身就不太賺錢。

在一些三四線城市,金錢豹的價格讓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無法保證上座率,肯定會出現虧損。而在一二線城市,金錢豹卻又頻頻出現在各種團購網站上,品牌的形象受到影響。

而從食品的種類來說,金錢豹可謂是幾年如一日,毫無變化,而且食物的質量有所下降。根據

《北京商報》

報道,在消費者就餐時花了198塊大洋,卻吃不到想吃的三文魚。在一些點評網站上,也能看到對於金錢豹差評如潮。無論是在口味還是在質量上,金錢豹都落後於消費者的步伐。

從整個大的餐飲消費環境來看,首先,

消費升級

的趨勢明顯,大家對於口味的追求大過了價格。在大衆點評上搜一搜,人均200元-300元的高逼格餐廳比比皆是。如果消費者想選擇吃三文魚,會選擇更加專業的日式料理餐廳,而不是同等價位的大雜燴自助餐。

北京最後一家金錢豹關門,扶牆進扶牆出的自助餐一去不復返了

而且現在餐飲消費的主力,已經變成了年輕的80、90後,他們的

餐飲消費

呈現:快時尚化、健康化、細分化和潮流化幾個趨勢。餐飲從解決溫飽上升到精神情感需求,消費者正從“價格敏感型”向“價值敏感型”轉換。

隨着一些小而美的餐飲品牌崛起,消費者提高了對優質就餐體驗的認知和感知,比如吃不同種類的火鍋(豆撈、潮汕、韓式)要到不同的餐廳,感受不同的氛圍;吃豆漿油條包子都要到裝修的很有藝術感的桃園眷村;餐廳裏菜品的名字也要有特色,比如涼拌豆腐,名字最好是“你沒有吃過我的豆腐”。

北京最後一家金錢豹關門,扶牆進扶牆出的自助餐一去不復返了 第2張

從這個角度來看,自助餐無論是從業態上還是口味上,都不太符合現在年輕人的消費習慣了。根據

雲智庫

發佈的2016年度最受購物中心關注的餐飲品牌來看,自助餐幾乎無一品牌上榜,基本被“淘汰出局”。

好吃又好玩的創意主題餐飲,實現極致人效、坪效的爆紅單品餐飲,自然健康輕餐等引領新興生活方式餐飲品牌纔是有噱頭而且能賺錢的。這些小而美的店鋪不僅能夠滿足年輕消費者的用餐的口味和精神需求,而且經營成本低,菜品的溢價高。

這個年代的餐飲行業,已經不是拼量大、拼土豪,而是拼口味、拼名字和拼故事了。

吃的是什麼很重要,吃的洋氣更重要。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