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我國西藥進出口的未來發展形勢

我國西藥進出口的未來發展形勢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西藥類商品出口運行平穩
  
結構得到優化
  
2009年,我國西藥類商品出口儘管同比微降0.8%,但出口商品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代表着高科技含量和未來出口發展方向的西成藥和生化藥出口額比重同比上升了3.37%,比重提高到13.77%,西藥原料藥出口比重由2008年的89.6%下降到2009年的86.23%,表明國家有關鼓勵政策效果已在醫藥出口行業中顯現。從貿易方式上看,一般貿易方式佔86.2%,加工貿易方式佔12.01%,與2008年相比變化不大。

2009年,西藥類商品月均出口額爲16億美元,單月出口額在2月份觸底僅爲11.85億美元。進入下半年後,出口同比降幅持續減少,單月出口額最高記錄在12月份達20.16億美元,環比增長23.44%,同時創造了西藥類商品有海關統計以來的單月出口最高記錄,顯示出口後勁十足(詳見圖一)。

2009年一季度我國西藥類商品出口額整體下滑,主要原因:一是2008年同期西藥原料藥價格上漲過大,造成2008年同期出口額增幅較大,至奧運會前一路上揚達到最高點,造成客戶手中屯貨較多,還未完全消化。二是受匯率下降影響較大,歐元、東南亞貨幣均大幅貶值,影響了這些地區客戶的購買力,降低了這些地區的購買量,延遲了購買時間,造成一季度出口減少。

由於醫藥行業的剛性需求,而且我國西藥原料藥的優勢其他國家目前還無法替代,所以主要發達經濟體客戶庫存在一季度基本消耗完後,紛紛從中國進貨,總體進入了一個補庫存階段,受此帶動,3月份出口環比出現了大幅增長。從二季度開始出口同比降幅明顯收窄,此後,我國經濟政策措施拉動效果開始顯現,歐美日消費信心開始增強,國際市場需求有所回升,長單、大單開始涌現,總體上呈現震盪盤升格局。

從出口市場看,我國西藥類商品出口市場比較集中。2009年,亞洲、歐洲和北美洲仍然是我國西藥類商品的主要出口市場,對應的出口額分別是81.9億美元、54.7億美元和29.84億美元,佔總出口額的比重高達86.67%(詳見圖二)。其中,亞洲市場同比增長2.95%,歐洲和北美洲市場同比分別下降2.65%和7.21%。我國醫藥行業開拓非洲市場取得了較好成效,出口額爲7.6億美元,同比增長6.97%。

從出口目的地看,出口額排名靠前的大多是發達國家和地區,十大貿易伙伴依次是美國、印度、德國、日本、韓國、荷蘭、巴西、意大利、比利時和西班牙,所佔比重達59.29%(詳見表二)。其中,印度和韓國市場回暖明顯,我國對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6APA、青黴素工業鹽、拉米夫定和齊多夫定原料等。對美國、德國和日本的出口降幅明顯收窄。2009年出口額增幅較大的市場有法國、越南、巴基斯坦、墨西哥和新加坡等,其中對法國出口額同比增長達58.95%,對法國主要出口商品是肝素鈉、雌(甾)激素和孕激素等。#p#副標題#e#

我國西藥進出口的未來發展形勢

從出口產品看,2009年,我國西藥原料藥出口額爲165.59億美元,同比下降 4.53%;出口數量爲436.8萬噸,同比增長6.9%;出口平均單價同比下降10.69%。2009年出口數量與2008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長,顯示我國西藥原料藥的國際市場份額沒有發生大的變化,西藥原料藥出口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價格下調較大造成的。其中,維生素C市場供需依然平衡,維生素C的價格穩定在較高水平,造成出口金額增加較大,但出口數量未出現大的變化,表明國際市場需求總體穩定。維生素E在2008年價格上漲較大,2009年市場走勢平穩,出口數量微降3.85%,出口價格維持在去年底的較高水平。維生素B12結束了從2008年底~2009年初大幅下降的頹勢,至2009年底降幅已收窄至4.34%。目前我國的維生素B12佔全球市場85%的份額。青黴素工業鹽出口“量價雙降”,國內部分產能被6APA和阿莫西林等下游產品消化,並替代出口,但這些下游產品的出口價格也有所下滑。目前我國青黴素工業鹽產能8.5萬噸,而國際需求約6萬噸,產能過剩40%左右。

金融危機抑制了短期市場需求,加之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環保及質量監管“高壓”持續加大,對青黴素工業鹽出口來說,可謂“雪上加霜”。阿莫西林2009年出口數量同比大幅增長 80.2%,反映出中印兩國製藥業的競爭已從青黴素工業鹽、6APA延伸到阿莫西林。我國出口到印度以及南美、東南亞等市場的阿莫西林價格較低,出口到歐美規範市場的阿莫西林價格較高,出口平均單價爲27.45美元/公斤。撲熱息痛受其上游產品生產廠大多開工不足的影響,其上游原料對氨基苯酚價格持續上漲,導致撲熱息痛價格跟進。歐洲羅地亞公司撲熱息痛工廠的停產和國外客戶2009年初撲熱息痛庫存基本消耗完畢,使得客戶對中國撲熱息痛的需求大幅增加。

相對於原料藥的出口,2009年我國西成藥出口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出口額爲11.98億美元,同比增長7.76%;出口數量爲54.24萬噸,同比增長9.71%;出口平均單價同比微降1.77%,呈現出“量增價穩”的良好局面。

2009年,我國西成藥出口在經營主體上有四個特點:一是企業多,有西成藥出口實績的企業達1299家;二是外商投資企業舉足輕重,在出口10強企業中,外商投資企業有4家,並且有3家佔據了前5強,雖然外商投資企業家數只有181家,在我國西成藥出口企業總數中只佔14%左右,但其出口額比重卻高達 51.92%,佔我國西成藥出口的半壁江山。在華跨國藥企憑藉其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渠道等方面優勢,已經成爲我國西成藥出口的領軍企業;三是出口集中度提高,出口額排前20名企業所佔比重達41.49%,輝瑞、禮來、武田、羅氏4家外企就佔我國西成藥出口的15%左右;四是本土企業排名呈上升趨勢,江蘇江山製藥有限公司、石藥集團中諾藥業有限公司、華北製藥集團進出口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等本土企業表現引人注目。部分西成藥重點商品出口情況。

2009年,我國生化藥出口額爲14.46億美元,同比增長60.22%;出口數量爲50.77萬噸,同比大幅增長200.97%,出口成績喜人。從出口市場看,歐洲、亞洲和北美洲是我國生化藥主要出口市場,所佔比重高達92.07%。生化藥出口五大貿易伙伴是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和印度,所佔比重達58.21%。從出口商品看,肝素鈉2009年出口額爲6.98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208.77%;出口數量爲111.71噸,同比增長 71.63%;出口平均單價爲6248.96美元/公斤,同比增長79.91%。肝素鈉出口已從美歐肝素鈉“不良反應事件”陰影中走出,呈現出“量價齊升”的良好局面,出口價格在2009年達到歷史最高點。#p#副標題#e#

2、西藥類商品進口增勢強勁
  
呈現量增價跌
  
2009年,我國西藥類商品進口增勢強勁,進口額爲135.9億美元,同比增長23.59%;進口數量爲440.33萬噸,同比增長70.28%;進口平均單價同比下降 27.42%。月均進口額爲11.32億美元,進口額單月最高記錄在12月份達14.06億美元,全年進口走勢呈現震盪盤升格局(詳見圖三)。

2009年,我國從歐洲、亞洲和北美洲進口西藥類商品金額分別爲74.99億美元、40.19億美元和16.5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了30.57%、 17.02%和4.56%,所佔比重依次是55.19%、29.57%和12.21%。2009年,我國進口西藥類商品的五大貿易伙伴依次是:美國,貿易額爲16.44億美元,同比增長4.8%;德國,貿易額爲15.17億美元,同比增長27.12%;日本,貿易額爲14.14億美元,同比增長 21.06%;瑞士,貿易額爲8.13億美元,同比增長34.31%;法國,貿易額爲7.98億美元,同比增長6.07%。五大貿易伙伴所佔比重達 45.53%。

2009年,我國西藥原料藥進口額爲77.13億美元,同比增長23.46%。其中,氨基酸類、磺胺類、解熱鎮痛類、頭孢菌素類和中樞神經系統用藥等進口比重較大。西成藥和生化藥的進口金額分別爲48.58億美元和10.1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了22.19%和 31.84%,說明國內市場對進口藥品的需求繼續擴大,含有胰島素的藥品、含有其他抗生素的藥品、含皮質甾類激素的藥品、抗血清、其他血份及修飾免疫製品等進口比重較大。#p#副標題#e#

3、今年增勢可期
  
增幅不會太大
  
展望2010年,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並存,我國西藥類商品進出口總體上有望保持增長勢頭。有利因素:一是國際市場對我國西藥類商品的需求不會發生大的變化,我國在國際市場的份額短期內沒有其他國家能替代;二是企業自信心增強,普遍認爲金融危機對醫藥行業影響較小,雖然出口量有所減少,但效益有所增加;三是企業適應市場能力增強,一些大宗原料藥生產企業已經能夠根據國際市場需求變化,主動平衡企業產能,避免盲目生產,使市場供求保持穩定平衡;四是國際市場正在逐步復甦,目前訂單基本上比較穩定,儘管歐美市場需求回升可能會有所反覆,但總體穩定向上的趨勢不變;五是我國出臺的一系列促進出口的政策措施作用逐漸顯現,如2009年6月1日將西成藥出口退稅率從 13%提高到15%的利好在2010年將繼續發揮促進作用。

不利因素:一是貿易保護主義明顯升溫,成爲出口增長的掣肘。例如2009年上半年印度對我國產青黴素工業鹽及6APA先後提出了保障措施和反傾銷預警,這是第一次針對同一產業鏈上的多個產品的反傾銷預警,一旦立案成功,將對我國西藥原料藥出口產生不利影響;二是通貨膨脹預期強化,風險正在逐漸積聚,如果處理得不好,經濟二次下行的可能性將增大;三是企業成本在不斷增加,包括環保、用人和原材料、能源價格等成本的持續增長,使價格優勢逐漸喪失;四是主要出口目的地貨幣持續貶值和人民幣的堅挺,使西藥類商品出口在價格競爭上處於劣勢;五是醫藥產品結構仍然不合理,高端產品比例過低,企業研發能力和投入較低,短期內難以改觀,週期性產能過剩容易引發低價惡性競爭,出口經營秩序難以維護。

面對挑戰和機遇,我們要及早應對,變不利因素爲有利因素,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一是要繼續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努力擴大份額,特別是要充分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於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啓動所帶來的機遇,加大開拓周邊市場和新興市場的力度,積極參與區域經貿合作;二是切實解決出口企業面臨的各種困難,如降低出口信用保險門檻,爲企業規避金融危機帶來的出口風險提供擔保服務,使出口信保成爲企業真正的保護傘;三是抓住新一輪全球醫藥產業向亞洲轉移的機遇,提高我國承接國際醫藥產業轉移和吸納的能力;四是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有條件、有實力的企業到境外投資辦廠,加速對外投資,擴大資本和技術輸出;五是大力推進人民幣區域化、國際化,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逐步擴大人民幣的影響,有效規避匯率風險。

我們認爲,2010年如果我國西藥類商品能保持現有國際市場份額並有所擴大的話,同時考慮價格因素,全年出口有望實現8%~10%的增長,進口增速可能高於出口,貿易順差將進一步縮小。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