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衛生部迴應張悟本事件:張悟本借中醫養生行騙

衛生部迴應張悟本事件:張悟本借中醫養生行騙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悟本曾表示,每天一斤綠豆煮水喝能治近視、糖尿病、高血壓還能治腫瘤等,其身份經媒體披露後遭到質疑,衛生部否認其養生專家的身份,而多位專家也對其理論進行了批駁。

衛生部迴應張悟本事件:張悟本借中醫養生行騙

中醫養生理論沒有錯誤

昨日,在“健康中國光明行動”系列公益活動發佈會上,衛生部新聞發言人、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羣安,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首次對張悟本事件作出迴應。

毛羣安說:“我需要澄清……你提到的這個人(張悟本),把他和中醫和養生聯繫起來是個錯誤,中醫養生理論沒有錯誤,但是現在有人藉着行騙,而且有人模糊了這個界限。”

他說:“我舉一個或許不恰當的比喻,我們看起來醫生和非法行醫者都是從事醫療活動,但在法律上是完全不同的。”

健康信息將發預警

張悟本事件的背後,顯示的是中國在養生保健市場上的不規範。對此,毛羣安說,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也在研究,建立起對社會上有關健康信息的預警機制。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的全稱是“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衛生部新聞宣傳中心”,直屬衛生部管理。

毛羣安說,這一機制如同政府部門普遍在做的“輿情監測”,發現不合理的健康信息將及時向社會公佈和公示,並請專家進行澄清,避免公衆受到誤導。

但他同時認爲,中醫養生市場,需要多部門聯合治理,甚至建立起問責機制,才能真正得到規範。#p#副標題#e#

“張悟本亂象”難滅絕

張悟本紅了,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覺得讀者就像誤信傳銷的人一樣,是個糊塗蟲。推論如此武斷,並不能解決問題,相反,這隻能反映出推導者自身頭腦簡單。

養生書連續4年領跑出版市場,折射出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及醫改的失敗,這是毋庸置疑的。像去年冬天,我供職的出版單位在地壇舉辦了兩場健康專場講座,不大的會場擠滿了兩三百人,大多是看不起病的窮人或久治不愈的老病號,其中不乏從外地聞訊趕來的,有的甚至是拖家帶口。但是養生是養生,醫療是醫療,要解決看病難的問題,還是得靠專業人士。但不論是出版商,還是讀者,包括養生專家,都在有意無意地混淆二者的邊界,張悟本只是其中的“佼佼者”罷了。

至於專業的醫生,就我和同事的經驗來看,他們是很“不屑”做這種醫學普及工作的。去年一年,我們找過北京中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許多大醫院的醫生,對方一聽出一本書的版稅可能只有幾萬塊錢,馬上拉長了臉。有個醫護人員甚至掰着手指頭給我算了一筆賬:“你看,來一個患者,掛個專家號就要100塊錢,加上藥費,沒有上千,也要好幾百,醫生從中提取20%,就是幾百塊錢。這個人要是買某大夫的書,某大夫才賺幾塊錢?”

對此,我惟有默認。由於中國書業落後,一個暢銷書作家能拿到的版稅,往往不及一個熱門醫生一個月的收入。俗話說,“隔山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銅”,許多醫生做出這樣的“理性選擇”,也是可以理解的。結果,醫學科普工作大多是非專業人士在做,像去年健康圖書暢銷榜的前20名裏,作者是醫生的僅有3本。

“薪不盡,火不滅”,可以說,只要醫療體制不進行改革,醫學工作者繼續袖手旁觀,那麼今天一個張悟本倒下去了,明天還會有無數個張悟本站起來。

那些專家們早幹嗎去了

張悟本出事了,悟本堂也關了,《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的書也下架了。國家衛生部專門邀請中西醫專家專題研討並開新聞發佈會,對其僞造的身份和荒謬的養生理論進行了批駁。有人說,這下張悟本可慘了,其實,那些張悟本曾經的“粉絲”比他還慘,長茄子白蘿蔔也吃出胃病來了,家裏囤積的綠豆,費了不少錢也佔了不少地兒,更關鍵的是,就因爲要養個生,結果卻落得個上當受騙,不明真相,掏幾千塊錢的掛號費也打了水漂,心裏窩屈不知找誰說理去,還得聽着專家的教育,讓養生“粉絲”們今後要擦亮雙眼,相信科學。

可是,這些是不是有點“事後諸葛亮”的意思?當張悟本在電視節目裏大肆宣揚他的那些不怎麼科學的養生理論時;當媒體、出版商和其他各種幕後“推手”藉着張悟本的名號發橫財時;當“粉絲”們被忽悠得蠢蠢欲動,正準備掏錢囤積綠豆時,專家和有關部門上哪去了,不僅沒有明確的定論說法,甚至在公共傳媒上都聽不到相反的質疑聲音。是怕得罪人?怕擔責任?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