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酸雨損害人體和生態環境“健康” 該如何應對?

酸雨損害人體和生態環境“健康” 該如何應對?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據報道,由於酸雨侵蝕,距今已有700年曆史的北京國子監街孔廟內的“進士題名碑林”出現了嚴重腐蝕剝落現象,此外,故宮漢白玉欄杆和石刻,盧溝橋石獅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蝕或剝落現象。請關注——

酸雨損害人體和生態環境“健康” 該如何應對?

酸雨是指pH值小於5.6的雨、雪和霜等,也是我國所面臨的最嚴重的區域性大氣污染問題。這種“毀”物細無聲的酸雨,危害究竟如何,我國目前處於什麼狀況,該如何應對?

酸雨損害人體和生態環境“健康”

酸雨被稱爲“空中死神”,它對人和環境危害是多重的,後果嚴重。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白乃彬說,雖然人體耐酸高於耐鹼能力,但人的眼角膜和呼吸道黏膜對酸類卻十分敏感,酸雨或酸霧對這些器官有明顯的刺激作用,導致紅眼病和支氣管炎,咳嗽不止,還可誘發肺病;農田土壤被酸化後,使本來固定在土壤礦化物中的有害重金屬,如汞、鎘、鉛等溶出,繼而爲糧食、蔬菜吸收,並富集在其中。而人吃了這樣的糧食和蔬菜,可能發生重金屬中毒,進而得病。

酸雨進入環境的途徑有很多種,它落在土壤裏,酸化土壤會使土壤肥力減退,導致農業減產,大面積森林的衰退;降落或彙集到湖裏,導致湖泊酸化,則會使魚類、蝦類減少或滅絕。

硫酸量降了,硝酸量卻升了

據環境保護部發布的《2010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我國酸雨分佈區域保持穩定,主要集中在長江沿線及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主要包括浙江、江西、湖南、福建的大部分地區,長江三角洲、安徽南部、湖北西部、重慶南部、四川東南部、貴州東北部、廣西東北部及廣東中部地區。

爲什麼這些地區會頻繁出現酸雨呢?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賀克斌介紹道,酸雨之所以是酸性的,主要是人爲向大氣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質造成的。在我國,主要是由於火電廠等大量燃燒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而數量快速增長的機動車所排放的尾氣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因素。因此,酸雨高發區,往往是火電廠密佈地區。這也是國家從“十一五”開始,大力控制二氧化硫的原因之一。

《2010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還顯示,2010年,我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爲2185.1萬噸,分別比上年下降1.3%,比2005年下降14.29%。

“‘十一五’期間削減10%二氧化硫的目標超額完成,但二氧化硫減排效果將被氮氧化物增長所抵消,因爲降水中硫酸量下降了,硝酸量卻上升了。”賀克斌說。

據統計,2000—2005年我國氮氧化物排放從1100萬噸增加到1900萬噸,年均增長10%;2005年後,空氣中氮氧化物濃度仍在不斷上升。氮氧化物的重點排放源也是機動車和火電廠。統計結果顯示,北京、上海、廣州等機動車保有量位於前40名的城市中,約50%的氮氧化物污染來自於機動車尾氣排放;深圳市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佔全市排放量的56.4%。據預測,2030年全國電廠、工業鍋爐、交通的氮氧化物污染“貢獻率”分別是50%、28%、13%。

爲了達到真正控制酸雨的目標,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說,按照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到201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別比2010年降低16%和17%,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0年減少8%和10%。

酸雨污染治理需區域性聯防聯控

如何解決酸雨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郝吉明說,“我國除了制定國家氮氧化物控制中長期規劃,以及可能實現的減排目標外,還應該在長三角、珠三角和首都圈這樣的大氣複合型污染突出地區,率先制定和實施區域氮氧化物控制的聯動規劃。”

由於空氣是流動的,所以大氣污染治理必須區域性的聯防聯控。爲此,環保部下發了《關於編制《“十二五”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規劃》的通知》,決定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區域和成渝、遼寧中部、山東半島、武漢、長株潭、海峽西岸六個城市羣啓動“十二五”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規劃編制工作。

環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說,圍繞我國當前最突出的酸雨等污染問題,根據總量減排與大氣環境質量改善之間的響應關係,建立起以空氣質量改善爲核心的總量控制方法,實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等多污染物的協同減排;借鑑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的成功經驗,打破地方行政區劃界限,將區域大氣環境作爲整體進行統一協調和管理,構建“統一規劃、統一監測、統一監管、統一評估、統一協調”的區域聯防聯控工作機制。

趙華林還表示,對區域大氣環境有重大影響的電廠、石化、鋼鐵、水泥等建設項目,將實施重大項目環評會商機制,探索有利於區域大氣聯防聯控的新機制和新模式。(李禾)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