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歷史朝代 > 小區裏有個空巢老人“姐妹團” 生活上互相照應

小區裏有個空巢老人“姐妹團” 生活上互相照應

來源:男爵風    閱讀: 8.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原市杏花嶺區有這樣一個小區,五六位退休老師的老伴過世了,兒女們忙工作,空巢老人們自發組成一個老姐妹團,一起吃飯,一起鍛鍊,生活上互相照應,生病了相互照顧,互留着子女們的電話,以備不時之需。這幾位老師最小的75歲,最大的86歲。

小區裏有個空巢老人“姐妹團” 生活上互相照應

空巢老人姐妹團

9月20日,記者見到其中幾位老姐妹,聽她們講述“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溫情故事。

“沒有保安,我們就是保安”

20日上午9時15分,社區工作人員陪着記者來到位於北肖牆的杏花嶺區教委宿舍樓。這是個老小區,大門是兩扇鐵柵欄,雖然設施陳舊,但進入院內看到的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地上打掃得很乾淨,靠牆的大小花盆裏種着的花,爭奇鬥妍,健身器材擦拭得乾乾淨淨。老姐妹之一的張若蘭在2單元102號住,到了門口,社區人員喊了一聲“張老師”,裏面立即傳出一聲“進來吧”。記者一看,紗門虛掩着,防盜門大開。

“我進來時,見咱這小區沒有保安,您還大開着門,不怕丟東西?”記者問。“沒有保安,我們就是保安。”82歲的張若蘭老人說完爽朗地笑了,邊笑邊把大家迎入屋子,“我們在這兒住了30多年了,一有時間就相跟上溜達,有陌生人進來都認識,不說清自己是誰、要找誰不讓進。姐妹們互相給看着門,治安可好了。”她說。

“她們7點就去鍛鍊身體,走之前還敲我的門了,我說有幾件衣服要洗不出去了。10點她們就回來了,我這兒是根據地。”張若蘭介紹道,她們早起晚睡、外出都要打招呼,生怕誰病了大家不知道,“不用敲門,推門就能進。誰家新僱了保姆,我們都要幫着看住點,怕有個閃失。”

張若蘭口中的“她們”,是75歲的閆素娟、79歲的王未鳳、86歲的李蘭舫、76歲的郭晉英。幾天前,她們隊伍裏還有69歲的樑金儒,她是惟一一個老伴健在的,由於住在5層,上下樓行動不便,前幾天剛搬到北辰花園住。

“19日,你來的時候,我們就是去樑老師家新房裏聚會了。”張若蘭解釋了記者19日採訪撲空的原因,“樑老師的孩子開車來這兒接上我們,樑老師兩口子給我們包了餃子,還在飯店裏訂了幾個菜,我們吃得可好了。”她說。

幾位老人生活基本能自理,但想吃頓好的,她們就搭夥一起包餃子、烙烙餅。閆素娟有一次生病輸液回來,張若蘭給她端來一碗燜面,病了不用餓着肚子做飯,她很欣慰。

“誰家子女的電話我們都有,萬一遇上啥難事,第一時間就能幫忙聯繫上。我們比親人還親,子女們在外邊工作也放心。”張若蘭說。

“我下個月就有新手機了”

10時整,閆素娟先從外面回來,中長卷發,戴着大框眼鏡,身穿紫色開衫內搭刺繡T恤,時尚感撲面而來。“您好年輕啊!一點兒也不像老年人。”聽到記者誇獎,她有點不好意思:“往年輕裏打扮呢。”說完又補充了一句“頭髮都白了。”

“好看着呢,千萬別染黑,現在流行這個顏色,叫奶奶灰。”記者開玩笑地安慰說。

聽到流行,旁邊的張若蘭很高興,用手捋了捋自己的花白頭髮,“都不染黃的、紅的啦?”臉上的皺紋滿含笑意。

“我還真是個時尚的人了。”閆素娟拿起手機,走到記者跟前,開心地給記者看她旅遊、聚會的照片。照片裏是她在國內外很多地方的留影,戴着帽子、搭着圍巾,擺着各種pose,看起來很灑脫。

閆素娟喜歡說走就走的旅行,可惜姐妹團年紀大了跑不動,她每次回來都給大家帶點當地特產、講講各地風土人情、看看旅行中拍的照片。在老“姐妹淘”眼中,75歲的閆素娟是年輕人,也是她們看世界的窗口。

除了旅遊,閆素娟也喜歡各種新鮮事物,比如玩微信特別溜。在她的影響下,王未鳳老人第一個淘汰了老年手機,換上智能機,最近閆素娟正在教她怎麼用。

聊天中,李蘭舫、王未鳳陸續回到“根據地”。聽到大家聊微信使用,王未鳳說:“我還不會玩呢,不過我不願意問孩子們,怕他們說我笨。”

老人返老還童了,攀比起來比孩子還“虛榮”。張若蘭見兩個姐妹玩上微信急了,說前段時間跟兒女們叨叨要換手機,兒女們一再解釋,不給買不是因爲錢,是怕她玩得眼睛壞了。可最終經不住她軟磨硬泡,兒子答應下個月從上海看孫子回來,給她買一個智能機。這兩天,張若蘭一見閆素娟教王未鳳玩微信,就跟她們說:“我下個月就有新手機了。”

見閆素娟和記者掃碼加了微信,張若蘭又說了一遍,“下個月我就能玩微信了。”“到時候我給你轉載歷史類的文章。”閆素娟迴應道,說完又轉頭朝向記者,“老了老了,還趕上高科技了,你說這時代多好。”

“我要跟姐妹們在一起倒歇”

幾位老人性格開朗、健談,她們對生活很知足,和她們聊天,有一種舒服自在的感覺。

“我們這院裏鄰居沒紅過臉,孩子們都孝順,我們一個月有三四千元的退休金,足夠生活。還有啥不滿意的?”李蘭舫告訴記者,她年紀最大,姐妹們對她很照顧。前兩天上火了,嗓子疼。早上7點多從沃爾瑪買菜回來,捂着臉,張若蘭見狀,趕緊給她熬了一大碗綠豆冰糖水,李蘭舫喝下去,第二天就好了,“頭疼腦熱,感冒一半天,根本不用驚動孩子們。”

由於老姐妹們互相照應着,老人們都不願去孩子們家裏住。“孩子再孝順,也不如跟姐妹們在一起自在。”

李蘭舫的兒子是做生意的,經濟寬裕,在三亞有房子,去年一過國慶,就把李蘭舫接到三亞過冬了,三亞空氣好,居住環境也好,可李蘭舫想姐妹們,今年說什麼也不去了。“那地方去上一次就行了,我要跟姐妹們在一起倒歇。”在李蘭舫看來,幾位老姐妹退休前都是老師,同行之間有共同語言,在一個院裏住了30多年了,生活經歷也相似,大家能交心,要多自在有多自在。

要想活得高興,身體要好、心態要好、家庭和諧、經濟獨立,還得有一羣朋友。這是閆素娟這些年總結的幸福之道,她們抱的這個養老姐妹團,就佔盡了她說的這幾方面,所以活得無憂無慮。

不知不覺中,採訪臨近中午,閆素娟的兒媳婦來看她,她提前準備了茄子、莜麪。眼看午飯時間到了,李蘭舫、張若蘭、王未鳳準備搭夥吃,一個和麪,一個擇菜,一個掌勺。她們已經習慣這樣了。

“我們吃的都是最新鮮的蔬菜,一個南瓜那麼大,吃不了,一家切一塊就分了。”李蘭舫用手比了一個大南瓜的手勢,逗得大家哈哈笑,“啥東西都分,閆老師前兩天烙了玉米麪餅子,一家發了兩張。這在其他居民樓做不到。”

記者離開時,提出給她們照張合影。張若蘭趕緊去換了件花色開衫,回來歡呼着說要照美人相了。照完相,都跑過來看自己拍得美不美,那種怡然自得的神情寫滿眼角眉梢。

“這幾位老人太給力了”

說起姐妹團的老姐妹們,社區主任牛巧青讚不絕口。最近要選樓院長,牛巧青發現院子裏這幾位老人個個都是樓院長,很配合社區工作,最省心了。牛主任舉例說,2014年,考慮到這個院子裏坑坑窪窪,老人多,決定給他們修路。可當時院子裏有幾家都搭着小房子、小棚子放東西,拆不了不能修。

張若蘭老師帶頭收拾了自己家的雜物,又挨家挨戶上門動員。“這幾位老人太給力了,號召力也強。”牛巧青說,她們一聲令下,拆,社區還沒出面,家家都拆了。施工時要用水電,住在一層的李蘭舫主動讓工人接上她家的,這幾位老人每天還給工人們準備茶水,特別熱心。

2015年改集中供暖,供熱推遲了十多天,老人們通情達理,都表示理解,讓牛巧青很感動。社區每個月有活動,幾位老人也是準時去參加。看家護院,她們也很上心,“外人要想偷這個院裏的東西,想也別想。”

“有個提法叫居民自治,我覺得這個院子就做得很好。”牛巧青說。

老姐妹們總結的“養老新模式”

老鄰居老同事結伴居家養老,張若蘭說這是最省錢、省心的辦法。她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好一點的養老院四五千元,退休金不夠,還得給子女們添麻煩。1000多元的,沒有圖書館、醫務室、活動室,對於她們幾個從事了一輩子教育工作的退休老師來說,“不看書不看報的日子沒法活。”再說請保姆,老人生活自理,請個做飯、洗衣、打掃家的保姆,也得花2500元左右。

現在她們幾個在一起結伴,這些事互相幫着就做了,不花一分錢,還其樂融融。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