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歷史朝代 > 戰國四大名將,趙國的廉頗、李牧都被秦國的反間計所害!

戰國四大名將,趙國的廉頗、李牧都被秦國的反間計所害!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嗜殺,廉頗自大,王翦陰險,李牧忠義。

戰國四大名將,趙國的廉頗、李牧都被秦國的反間計所害!

在戰國曆史中,尤其是戰國中後期,秦國的白起王翦和趙國的廉頗李牧因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強大的影響力被稱爲戰國四大名將。他們都有着共同的特點,戰績輝煌,規模龐大,舉國輕重。後人對着四人誰最厲害的評價一直都未曾間斷,不過大致的觀點是厲害排名中,白起>李牧>王翦>廉頗。其實,這種論斷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也有失偏頗。今天,我們不評論四人的戰功,而是探討一下四人的結局:

戰國四大名將:

一、白起

白起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千字文》將他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爲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白起善於用兵,與來自楚國的秦宣太后異父同母的長弟-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白起在秦昭襄王時征戰六國,爲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爲武安君。

白起人生最出名的一戰,就是長平之戰,而這一戰千古永傳的原因,並不是惠文王的臨陣換將,也不是趙括的紙上談兵(實際上趙括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趙國根本就沒法使用廉頗那一套的消耗戰,趙國支持不下去了,所以換做誰也沒法像廉頗那樣龜縮打消耗戰),而是白起的坑卒四十萬!要是沒有白起的坑殺趙兵四十萬,這長平之戰,恐怕早就被歷史的長河淹沒了。當然白起也確實稱得上名將,畢竟全殲對方主力。

戰國四大名將,趙國的廉頗、李牧都被秦國的反間計所害! 第2張

長平之戰後,白起本想一鼓作氣,攻滅趙國,范雎擔心白起功勞過大,超過自己,於是請求秦昭襄王暫停攻趙。當年九月,秦昭襄王又想攻打趙國,恰趕上白起重病,不能帶兵(另有一說白起抗命不遵原因是:白起深知自己如果再次引兵攻趙,換來的將是趙國全國的抵抗。因爲長平之後趙國深恨白起,所以昭王再次攻趙時,白起應該是最不適合當統帥的人選。)秦昭襄王改派王齕替王陵爲大將,八、九月圍攻邯鄲,久攻不下。秦王,遷怒白起,命他辭歸故里,白起帶病上路,走到杜郵,被秦王刺死。


二、廉頗

廉頗,嬴姓,廉氏,名頗,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公元前283年,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陽晉,趙王封他爲上卿。廉頗因爲勇猛果敢而聞名於諸侯各國。長平之戰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國軍隊。

戰國四大名將,趙國的廉頗、李牧都被秦國的反間計所害! 第3張

當時,秦軍幾次打敗趙軍,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陽),北略上黨(今山西東南部部分地區),切斷了長平南北聯繫,士氣正盛,而趙軍長途跋涉而至,不僅兵力處於劣勢,態勢上也處於被動不利的地位。面對這一情況,廉頗正確地採取了築壘固守,疲憊敵軍,相機攻敵的作戰方針。他命令趙軍憑藉山險,築起森嚴壁壘。儘管秦軍數次挑戰,廉頗總是嚴束部衆,堅壁不出。同時,他把上黨地區的民衆集中起來,一面從事戰場運輸,一面投入築壘抗秦的工作。趙軍森嚴壁壘,秦軍求戰不得,無計可施,銳氣漸失。廉頗用兵持重,固壘堅守三年,意在挫敗秦軍速勝之謀。

秦國看速勝不行,便使反間計,讓趙王相信秦國最擔心、最害怕的是用趙括替代廉頗。趙王求勝心切,終於中了反間計,認爲廉頗怯戰,強行罷廉頗職,用趙括爲將。雖然趙括母親力諫,指出只知紙上談兵的趙括不適合擔此重任,但趙王不聽,任用趙括爲將軍。趙括代替了廉頗的職務後,完全改變了廉頗制定的戰略部署,撤換了許多軍官。秦國見使用趙括爲將,便暗中啓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趙。大敗趙括軍於長平,射殺趙括,坑趙兵四十餘萬。

長平之戰九年後,擊退燕國的入侵,斬殺燕軍主帥慄腹,進軍包圍燕都三月,令對方割五城求和,並因此受任爲相,封信平君。至趙悼襄王時,由於不得志,他先後投奔魏國與楚國。奔魏時居於大梁,而後老死於楚地,葬於壽春。


三、王翦:

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爲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爲戰國四大名將。

戰國四大名將,趙國的廉頗、李牧都被秦國的反間計所害! 第4張

公元前251年,秦昭王死,子安國君繼位。不到一年的時間,安國君死,子異人繼位,史稱莊襄王。三年後,莊襄王死,兒子嬴政繼位,是爲秦始皇。秦王政繼位後不久,因一件關係到秦帝國命運的事件發生,王翦的命運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此後,王翦便成爲秦王嬴政一生的心腹大將而受寵不衰。

作爲一代名將的王翦,在秦王嬴政統一全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由於他文武兼備、剛柔相濟,在戰爭中,善於捕捉戰機,時機不到,靜如處子,時機到時又能動若脫兔,知已知彼,穩操勝券。同時,又能機智地處理自己與秦王嬴政的關係,才能求田主賞賜,功高不震主,最後避免了受讒被殺的悲劇,安然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壽終正寢!


四、李牧

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他的生平事蹟大致可劃分爲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爲主[1] ,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公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後將李牧殺害。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 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

戰國四大名將,趙國的廉頗、李牧都被秦國的反間計所害! 第5張

公元前229年,趙國由於連年戰爭,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積饑荒,國力已相當衰弱。秦王嬴政乘機派大將王翦親自率主力直下井陘(今河北井陘縣),楊端和率河內兵卒,共領兵幾十萬進圍趙都邯鄲。趙王任命李牧爲大將軍,司馬尚爲副將,傾全軍抵抗入侵秦軍。

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軍在戰場上不能速勝,遂稟告秦王,再行反間故計,派奸細入趙國都城邯鄲,用重金收買了那個誣陷過廉頗的趙王遷近臣郭開,讓郭開散佈流言蜚語,說什麼李牧、司馬尚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昏聵的趙王遷一聽到這些謠言,不加調查證實,立即委派宗室趙蔥和齊人投奔過來的顏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馬尚。一直信守“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視獨立行事權的李牧接到這道命令,爲社稷和軍民計而不從,趙王暗中佈置圈套捕獲李牧並斬殺了他。李牧死後三個月,趙國就在王翦的攻打下滅國,因此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廉頗和李牧都被秦國的反間計所害

秦國在統一天下的道路上,使用了諸多計謀,例如,美人計、遠交近攻、反間計等。其中秦國最出名的就是遠交近攻這一政策。但是秦國使用的最好的計策卻是反間計,秦國使用反間計,消除了諸多阻礙全國統一的障礙。

公元前261年,秦趙之間爆發了長平之戰,長平之戰初期,趙國主將是老將廉頗。廉頗堅持守城不出,豎野壁清的政策,與秦軍堅持對抗了三年。三年之間,秦國未將戰線往前推移,面對趙國主將廉頗秦國只好採用反間計,秦國派人在趙國境內散播謠言,說廉頗意欲投降,背叛趙國。而秦國最怕的是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若趙括出任大將,秦國必滅。

戰國四大名將,趙國的廉頗、李牧都被秦國的反間計所害! 第6張

而趙國君臣則聽信了這一謠言,做出了一趙括替代廉頗的錯誤決定。最終秦國通過反間計,讓趙國換掉了主將廉頗。而秦國,大將白起的成績,誘敵深入合圍趙軍,最後將40萬趙軍斬殺於長平,自此趙國國力一落千丈。

秦國第二次著名的反間計使用的對象還是趙國,秦國在東出之時,面對趙國大將李牧,則束手無策,秦軍多次被李牧所擊敗。面對如此情況,秦國只得再次使出反間計,派人中會趙國重臣郭開,使其散播李牧叛國的消息,並且讓郭開全力遊說趙王誅殺李牧。最終趙王再次聽信了秦國的謠言,將李牧下獄,之後誅殺。就是秦國遠征的道路,再無人可以阻擋。

趙王昏庸,加上有郭開這個內鬼

趙王想起廉頗,派使節去看望。郭開重金賄賂使節,叫他說廉頗吃頓飯就拉三泡屎。結果,趙王不用廉頗!後來,李牧幾敗秦軍,王翦便重金賄賂郭開,郭開收賄後,誣陷李牧謀反,趙王遷不察真相,將李牧殺害。

雖說,成者爲王敗者爲寇!但是從道義上講,秦國統一的道路上使用了太多的下三濫的手段,除了反間計外,秦王還拍了很多隱祕使者(間諜)到東方六國散佈謠言,重金收買六國重臣,離間君臣關係!奇怪的是,這六國的君主都像是睜眼瞎,被這些間諜弄得找不着北,卻把自己的肱骨之臣,害死殆盡,亡國自然也就是早晚的問題!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