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 娛樂評論 >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來源:男爵風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人不愛劉德華。

你看,由他主演的《熱血合唱團》最近上映,雖然在豆瓣上只獲得了4.8分。

但評論區大片一星、二星,都是罵電影的。

就是沒有一個人去說主演劉德華的不好。

他,成了這部「爛片」中唯一的亮點。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細細想來,華仔身上確實有着一種魔力。

即使你不是他的粉絲,也會對他頗有好感。

而且受衆羣體涵括了男女老少,甚至其他明星。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2張

這樣的魅力,似乎獨屬於上世紀90年代的港臺明星。

別看現在大家總說,理智追星,健康飯圈。

講真。

但凡是當年追過「四大天王」的人。

看到今天的飯圈少女,恐怕都會說一句;

「看不懂,太年輕。」

完事還可能再補一句:

「跟我年輕時那會比可差遠了」。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3張

魚叔今天就帶大家回顧一下30年前四大天王的追星盛況。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4張

以前追星怎麼追?

央視就曾經親自演示過。

那是1993年9月1日,中央電視臺35週年臺慶。

65歲的趙麗蓉,搭檔31歲的蔡明和38歲的郭達,排了一出小品《追星族》壓軸全場。

當時還是「小明」的蔡明,演了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女。

正是當時人們眼中,活脫脫的追星女孩。

牆上黎明的海報周圍貼滿了自己的照片。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黎明纔是蔡明的本命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5張

從星座,到喜歡的顏色,害怕的東西。

小明就跟百科全書似的知根究底。

「您知道他們看見什麼東西過敏?過敏了以後,身上起什麼樣的疙瘩嗎?還有他們誰最怕空調?誰最怕電扇?誰最愛吃甜?誰最愛吃酸?還有吶,他們上廁所的時候誰最愛看報?誰最愛抽菸?這您都知道嗎?」

趙麗蓉撓了撓胳膊:

「你說一個大小夥子上廁所 我跟着瞅啥?」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6張

當趙麗蓉看到小明衣服上有泥點,要幫她去洗掉。

卻遭到了她的抗拒。

小明說,這些泥點來歷可不小。

是在天王開演唱會的那個下雨天,天王開車經過時濺到自己身上的。

「多麼幸福的泥點子啊……」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7張

不愧是鐵桿追星族。

快30年過去了,即使今天再看,也能感受到那股快溢出屏幕的狂熱。

不過,這個小品只是展示了那個時代追星族的冰山一角。

買專輯、剪雜誌、排隊看演唱會……這股追星熱潮在當時的年輕人中尤爲盛行。

從同時期的電影中,我們也能窺得一二。

大家都看過1994年的《破壞之王》

星爺去買張學友演唱會門票那段,一羣粉絲排隊連夜等在門口。

還有迷妹組團在爲偶像打call。

這時一個大叔衝進了隊伍之中。

振臂高呼:

我愛黎明!我愛黎明!

擺明了砸場子。

立馬被一羣年輕粉絲們圍住,捂頭一頓胖揍。

星爺爲了能買到兩張演唱會門票,也是歷經磨難。

最終還是奇蹟般的,由張學友本人親自送了他兩張票。

這一幕也成了電影中的經典橋段之一。

可能有人要說,這是星爺的電影,過度誇張罷了。

不不不,這些其實正是當時追星場面的真實寫照。

在現實中,粉絲之間的大戰根本就是家常便飯。

衝突最激烈的時候要數1993年,《明報》曾舉辦過一次歌手大獎。

兩大頭號競爭者正是黎明和劉德華。

結果頒獎禮還沒到,就有小道消息爆料「劉德華被內定了」。

致使黎明粉絲與劉德華粉絲大打出手。

多虧了《明報》創始人金庸老人家親自出面。

將獎項頒給了張學友,事態才得以平息。

張學友領獎的時候,則特意表達了對粉絲理智追星的期待。

他說自己八年前出道時,就親眼目睹了譚詠麟和張國榮粉絲之間的罵戰。

讓他感到十分心寒。

不想再看到他們四人的粉絲也還像當時那樣,甚至更甚。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12張

於是,在他的呼籲下,四大天王同臺合唱譚詠麟的歌曲《朋友》。

祝願樂壇和睦相處,喜氣洋洋。

成爲當時一段佳話。

張學友提到的往事,指的就是80年代的「譚張爭霸」

這場爭霸起源於1984年。

那時,譚詠麟已是成名多年的天王巨星。

而張國榮則以驚人的速度躥紅,人氣直逼前者。

很快,就形成了譚張二人各佔山頭的局面。

無論是在唱片銷量、演唱會數量,還是在各大頒獎典禮的獲獎成績。

幾乎都成爲了譚張二人之間的對決。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14張

然而,歌手之間的競爭卻逐漸演變成粉絲之間的對抗。

並且在媒體和唱片公司的煽風點火下,這種競爭變得更加白熱化。

高潮發生在1987年。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15張

這年香港勁歌金曲獎頒獎典禮上。

譚詠麟本人未到場,粉絲擔心他不出席會拿不到獎。

現場就逐漸開始失控。

等到張國榮上臺唱歌,幾乎是在一片歡呼聲和一片謾罵聲的環境下勉強完成。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16張

直到現場連線了遠在澳洲的譚詠麟,與粉絲們隔空合唱《朋友》。

才得以將當時劍拔弩張的氣氛穩住。

但最後,悲劇還是發生了。

典禮結束後,張國榮和譚詠麟兩家近千名粉絲大打出手,謾罵互毆,場面異常激烈。

甚至發生了流血事件。

此後整整一年,都持續地爆發出粉絲之間的衝突。

惡語相向,街頭互毆,劃傷汽車,散播謠言,甚至給對方偶像寄冥幣冥器。

這樣導致的結果,反而是讓明星苦不堪言。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17張

1988年,譚詠麟宣佈退出一切競爭性評獎

第二年,張國榮宣佈封麥

瘋狂的粉絲讓偶像落得個兩敗俱傷,此時再怎麼傷心難過,也無濟於事。

譚張爭霸時代由此落幕。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18張

後面的兩年裏,雖然有不少新生代歌手涌現,但香港樂壇的霸主位置一直處於真空期。

而臺灣地區剛好在1988年誕生了偶像組合小虎隊

這個青春帥氣的三人組剛一出道就風靡全亞洲。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19張

僅1年之後,小虎隊舉行了一場「馬拉松萬人簽名活動」。

足足有兩萬多人到場,從臺北巡演到高雄,瘋狂的粉絲騎着自行車一路狂追,齊喊他們的名字。

這麼火爆的現象前所未見。

「追星」一詞由此誕生。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20張

而到了四大天王出現後,追星文化更是達到了巔峯。

1992年,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正式被命名爲「四大天王」。

香港娛樂圈隨之邁入了新時代。

雖說「四大天王」這個名聲現在聽着有些老氣,但在當時他們就是真正的「小鮮肉」。

翻看那些老照片,放到現在也必然是「頂流」的水平。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21張

其中,劉德華出道最早。

1981年,他考入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同年就出演了第一部電視劇《江湖再見》。

很快,就成爲無線電視臺的當家小生,「無線五虎將」之一。

通過一部又一部頗具口碑的影視作品,獲得了大量的粉絲基礎。

他進入歌壇稍晚,在1990年推出專輯《可不可以》後,歌壇地位從此奠定。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22張

張學友在1984年憑藉一首《大地恩情》獲得歌唱比賽冠軍,簽約出道。

次年發行首張專輯後,就銷量驚人,屬於當之無愧的實力派唱將。

在譚張接連退出歌壇競爭後,更是一躍成爲最具含金量的香港歌手。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23張

郭富城在1984年考入香港無線舞蹈培訓班,三年後轉入藝員培訓班.

出道前幾年悄無聲息,直到1990年憑藉一則機車廣告大受關注。

同年推出首張專輯《對你愛不完》全亞洲銷量超過百萬。

一邊唱着「對你愛,愛,愛不完」,一邊配上轉圈圈的手。

瞬間圈走了無數迷妹的心。

黎明1985年進入演藝圈,1990年推出首張專輯《Leon》,人氣火速飆升。

與劉德華、張學友並稱樂壇「三劍客」。

別看黎明現在很低調。

如果單論人氣的話,他在當時毫無疑問是最火的,在很長一段時期裏力壓其他三人。

不僅拿獎拿到手軟,粉絲更是狂熱到不可想象之地步。

在當時,黎明和劉德華的粉絲之間發生衝突是常有的事。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25張

四大天王的影響,遠遠超越了香港地區,波及到整個大華語圈。

甚至連日本韓國等地,都抵擋不住這股浪潮。

韓國前任總統盧武鉉,曾在訪問中國時期特意提到,黎明在韓國無人不曉

連總統本人也自稱是黎明的大粉絲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26張

不過,雖然共同稱爲「四大天王」。

但四人不同的風格和出身,卻各有不同,也因此帶來了不少爭議。

還常常引起各自歌迷之間的口水橫飛。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27張

比如郭富城。

雖然現在大家都說他是舞王,擅長勁歌熱舞。

但當時他被噴地地方可是他唱歌跑調,跳舞時氣息不穩。

而且人氣在當時也確實稍稍落後,甚至有人直接質疑他配不上「四大天王」。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28張

更慘的還是黎明。

1991年,參加華東水災籌善款演唱會。

準備離場時有觀衆以「捐50萬」爲由要他再唱一首歌。

黎明因沒來得及跟樂隊對好key,導致現場破音。

這次出糗也成了90年代十大音樂車禍現場之一。

而這次「好心辦壞事」給黎明招來了無數黑粉,也被調侃了許多年。

但「有顏任性」放在黎天王身上也非常適合。

同年,憑藉出演電視劇《今生無悔》,當即成了無數女粉心中的頭號夢中情人。

順手帶動了一大波唱片銷量。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30張

1999年底,「Leon live 99」演唱會結束時。

黎明宣佈不再出席任何有關樂壇的頒獎活動,並且不領取任何獎項。

由此,也宣告了「四大天王」音樂時代的正式結束。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31張

彼時,面對香港流行音樂的來勢洶洶。

內地粉絲也開始爲偶像瘋狂買單。

初級歌迷只是模仿他們的裝飾、外表。

有一定歌唱基礎和表演慾望的歌迷,則會模仿他們的演唱。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32張

而這波前所未有的流行文化的盛行,也促使了某些極端粉絲行爲的發生。

比如癡迷劉德華的楊麗娟

輟學追星,父親被逼跳海。

關於「理性追星」的討論開始爲大衆關注。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33張

如果說,四大天王播下了內地追星文化的種子。

那麼2005年超級女聲的出現,則將這股追星文化徹底澆灌成熟。

這一年,也被許多人稱爲是內地追星元年。

城市街頭會有三五成羣的人,舉着超女的牌子,遊說路人用手機投票。

在手機話費還很高昂的那個年代。

投票是很花錢的。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34張

粉絲會有專屬名字,也是從這年開始。

玉米、涼粉、筆親……

喜歡不同的偶像,就要認領各自的名稱。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35張

也幾乎是同樣的時間,內地追星正式有了「組織」的概念。

最先做出反應的是張靚穎的粉絲。

他們自發成立了各種職能部門。

組織在機場等候接機也是從那會兒開始。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36張

古早風氣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追星變成了混飯圈。

倘若像《我的少女時代》裏偶遇偶像,粉絲還是配合保持鎮定,哪怕心裏已經激動無比。

那還倒是讓人欣慰。

然而,隨着飯圈文化的發展,以及國內娛樂產業的紅火。

如今的追星已經不像以前那麼「純粹」。

微博成了主戰場。

超話簽到、控評反黑集資、支持代言產品,各種新式手段讓人咂舌。

以至於當看到「爲易烊千璽慶生,粉絲買下17顆星」的消息時。

不追星的網友們會一臉震驚:

「現在追星都玩這麼大了嗎?!」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38張

當然,也會有準備應援餐、小橫幅這些淳樸的做法。

比如在《快把我哥帶走》中,追星女孩就精心準備應援餐。

因爲這能體現粉絲愛,同時提高偶像人氣。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39張

現在的追星,更像是另一種「混圈子」

要加入一個高度組織化的團體。

要完成任務,要達到指標,以此才能實現追星的價值。

甚至每天還有KPI。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40張

這樣那樣的規矩,逐漸助長了一些歪風邪氣。

原本,爲偶像花錢埋單是一種量力而行。

而到了這裏,卻變得完全不存在。

追星成了一種負擔,甚至有可能超越自我的經濟條件。

同時還要用口號來進行精神麻痹。

不願意爲偶像花錢的就不配稱粉絲。

而既然要花錢,就一定要花多少才行。

我吃土可以,哥哥絕不行。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41張

而被人吐槽更多的則是微博上許多控評。

飯圈人不再圈地自萌,而是希望通過多個平臺的活躍。

逼着外人熟悉他們的愛豆。

像一種近乎邪教式的瘋狂輸出傳播。

某些影視節目的宣傳下面,點進去就是許多「彩虹屁」。

這些複製粘貼黨往往起不到安利的效果,只會招致更多反感。

這也是爲什麼現在許多偶像,在飯圈裏外產生了極端的割裂感。

粉絲以外的人,不僅不會喜歡,甚至十分厭惡。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42張

也正由於這些問題,新老粉絲髮生衝突也成了常有的事。

比如之前的周杰倫粉絲打榜事件

自嘲爲「夕陽紅老年粉絲團」的周杰倫粉絲,親自讓年輕粉絲見識了一把「真正的頂流」。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43張

粉絲就是流量,流量就是經濟。

掌握了粉絲,就有了能與偶像背後公司談判的籌碼。

繼而影響影視製作公司。

流量爲上的時代,其餘皆爲陪襯。

追星,就在這種畸形的飯圈文化裏漸漸變了味。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44張

這樣的結果,就是讓造星變成了流水線。

許多偶像形象單一,實力有限,不再以作品和個人實力論成敗。

而是純粹依靠背後的粉絲流量和資本力量。

這樣又反過來繼續助長不健康的追星行爲。

以至於已經發展到了人民網花大篇幅批評飯圈的亂象。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45張

追星本身不是錯。

這個時代尊重個性,倡導自由。

誰都可以用合理的方式支持自己喜歡的偶像。

但並不意味着,就能夠置社會秩序和法律道德於不顧。

從早年的譚張爭霸,到後來的天王競爭,再到現在飯圈互撕。

其實都不同程度反映了一部分粉絲的不理智。

而這種不理智,在內地娛樂產業急速膨脹與社交網絡日益發達的今天,被愈發地放大、變形。

追星在他們那裏,變成了一種虛妄的寄託,或是一種爲所欲爲、宣泄情緒的擋箭牌。

更有極端的私生飯,對他人的私生活造成嚴重的侵擾。

萬不可取。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46張

另一方面,作爲商家和媒體,也不能縱容和助長這種風氣。

不能推波助瀾,煽動情緒,以此來爲自己圈錢牟利。

藝人也不應該將自己的成功完全綁縛在對飯圈的利用上。

話說回來。

當年的譚張、四大天王,就是最好的模範。

他們獲得的成就與自身的實力和不懈的努力都離不開關係。

不僅向大衆交出了真正優秀的作品,並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直到今天也依然受到人們的認可。

這纔是優質偶像經久不衰的魅力。

偶像的力量,絕不是洗腦。

而是以身作則,鼓舞人心。

讓每一個粉絲,成爲更好的自己。

從劉德華到肖戰,中國飯圈文化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47張

明星八卦
娛樂評論
影視資訊
演出活動
體育吧
娛樂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