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 娛樂爆料 > 《大鬧天竺》票房 被傳暗箱保底十億元

《大鬧天竺》票房 被傳暗箱保底十億元

來源:男爵風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鬧天竺》票房,曾被寄予厚望的雞年春節檔主力影片《大鬧天竺》票房口碑雙失,不但票房僅有7.5億,遠不及之前十二億以上的票房預期,首次執導的王寶強更爲輿論譏諷毫無導演天賦,可謂流年不利。

然而,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面對這一票房成績,《大鬧天竺》影片發行方卻大談成功經驗,並且廣而告之已賺錢,發行未保底,難道此前在業內瘋傳的十億保底,根本不存在。

而最近的一則傳聞也許能對這一現象做出解釋:其實十億保底還在,只是另有其人,由於影片質量不佳,光線索性玩了一個資本遊戲,委託第三方十億保底,確保上市公司光線傳媒有充足盈利,如果本片票房過十億,則皆大歡喜,如果不過,差價由發行方補足,最起碼對上市公司的大小股東們有個交代,股價有望提升,這生意划算。然而,這是真的嗎?仔細研究過往資料,還真有可能。

《大鬧天竺》票房 被傳暗箱保底十億元

《大鬧天竺》的資本大挪移

事實上,《大鬧天竺》上映之前,已經發生過很多狗血事件,且不提馬蓉事件,甚至涉及到集資詐騙,這些故事比電影還精彩。比如說,有媒體曝出《大鬧天竺》涉嫌集資詐騙,影片的聯合出品方上海盟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理業控股針對影視文化產業進行專業化運作的管理機構,但網上扒出的的融資協議信息,疑似是上海盟米與P2P公司京金聯簽訂的,如今京金聯公司跑路,該平臺的很多投資者都血本無歸。

如今光線暗箱操作保底十個億的消息一傳出,不禁引來吃瓜羣衆的紛紛揣測:上海盟米這家“詭異”的公司,是否就是傳聞中的“暗箱”?當影片口碑出現惡化,影片的相關利益方的大佬突然站出來發聲,說電影不存在十億保底,是不是甩鍋給“莫須有”的上海盟米?而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在影片上映三天,口碑開始撲街之時,不管是光線還是貓眼,都採取了“撒手人寰”的態度而不救市,任由其後期票房形成了斷崖式的滑坡,最後離十億的目標相差甚遠。

同爲“左手倒右手”的《葉問3》

一邊是保底的“偷樑換柱”,而早在近一年前,《葉問3》自編自導的“自我保底”也頗有幾分異曲同工。

《葉問3》背後資本的疑團被關注,源於其極不正常的票房走勢:自上映以來票房一路走高,首日票房破億,上映5天即拿下6億元票房,成爲單日票房和首日票房最高的華語功夫片。然而,過快但不合常理的票房被揪出其票房造假,衆多網友紛紛曬出“幽靈場”、“冥幣票價”等可疑現象質疑《葉問3》存在大量買票房的行爲。

《大鬧天竺》票房 被傳暗箱保底十億元 第2張

而浮誇的票房作假一出,即刻被挖出牽涉到電影證券化、P2P、衆籌、收益認購、股價,甚至洗錢等金融資本鏈的不正當交易,最終《葉問3》的最大投資方快鹿集團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兩家快鹿繫上市公司十方控股、神開股份及其背後的資本騰挪大戲也開始顯現:十方控股早前曾發佈公告,宣佈快鹿集團主席施建祥自2月25日起出任十方控股董事會主席;神開股份在當天的公告中也表示,神開股份控股股東上海業祥投資管理公司的母公司就是快鹿集團參與投資的。這很明顯是“左手倒右手”的資本騰挪,自己爲自己保底。

當熱錢進入電影市場,對於提升行業效率擁有積極意義,《葉問3》的一系列資本行徑,無外乎希望通過高票房,帶動資本市場拉高股價,進而在二級市場獲利,但不擇手段的票房獲取,卻嚴重擾亂了電影市場的正常秩序,最終成爲資本+市場的副作用。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大鬧天竺》,本是王寶強幾年磨一劍,品質上乘的匠心之作,作爲發行方的光線和貓眼,比誰也都知道口碑與票房的密切關係,但該出手時候爲什麼甩手?筆者猜測,最大的原因還是資本力量的推動,爲了一份漂亮財報的急功近利,最終將天平傾向了投資市場。

明星八卦
娛樂評論
影視資訊
演出活動
體育吧
娛樂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