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閒談 > 蒙大拿角龍:北美小型角龍類恐龍(鼻部長小角/頸盾短)

蒙大拿角龍:北美小型角龍類恐龍(鼻部長小角/頸盾短)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蒙大拿角龍是一種角龍下目的纖角龍科恐龍,誕生於7200萬年前-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體長只有3米,最大特點就是長有鸚鵡鳥喙狀的嘴巴,並且頸後部帶有短頸盾,鼻部長有小角,第一批化石是出土於北美洲美國的蒙大拿州境內。

蒙大拿角龍的體型

蒙大拿角龍:北美小型角龍類恐龍(鼻部長小角/頸盾短)

蒙大拿角龍屬於角龍下目中比較原始早期的恐龍品種,所以它的體型非常小,體長只有3米,在目前已經發現的770多種恐龍中僅排名457位,大小類似於現代的一隻獅子,與纖手龍、爪巴龍以及阿特拉斯科普柯龍有着相似的體型。

蒙大拿角龍的外形特徵

蒙大拿角龍:北美小型角龍類恐龍(鼻部長小角/頸盾短) 第2張

蒙大拿角龍具有很多早期角龍類恐龍的特點,比如它的指爪都是尖銳的,而不是蹄形的,它的上頜部還長有牙齒,而不是像大部分衍化角龍一樣無齒。並且它也長有頸盾,嘴巴也像大部分鸚鵡龍科恐龍一樣,上頜尖銳且內勾,不過它也有自己的一些獨特特徵,比如它的鼻部長有的角非常細小且圓潤,尾巴上還長有長棘,能夠起到物種間相互辨識身份的作用。

蒙大拿角龍的生活習性

蒙大拿角龍:北美小型角龍類恐龍(鼻部長小角/頸盾短) 第3張

蒙大拿角龍和大部分的角龍類恐龍一樣,都是屬於植食性恐龍,不過由於白堊紀時期的開花植物並不多,所以科學家推測蒙大拿角龍以當時的一些優勢植物爲食的可能性更大,比如蕨類植物、松柏類以及蘇鐵等,同時它們的鸚鵡鳥喙狀嘴巴也能更好的切割更堅硬且具有韌性的樹葉。

蒙大拿角龍的化石發現

蒙大拿角龍:北美小型角龍類恐龍(鼻部長小角/頸盾短) 第4張

蒙大拿角龍的第一塊化石是在美國的蒙大拿州水牛湖周圍發現的,當時是由巴納姆·布朗首次發現,這批化石並不完整,其中包含了顱骨、盆骨、脊椎骨以及後肢部分骨骼,不過在1935年他還是將這些化石宣佈爲纖角龍下的種屬,直到之後由查爾斯·斯滕伯格再次發現了更多的纖角龍化石,最終才察覺到蒙大拿角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種屬。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