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社會萬象 > “胖嬰兒”有潛在的健康風險

“胖嬰兒”有潛在的健康風險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嬰兒肥”

“胖嬰兒”有潛在的健康風險

可能伴隨孩子一生

近年來,出生體重在4000克甚至5000克以上的“巨大兒”早已不罕見。

在大多數人的傳統觀念中,大胖娃娃呱呱墜地無疑是一件大喜事,但專家提醒,孩子出生時體重過重,並不意味着發育就更成熟。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產科主任程海東在接受採訪時說,超重可能會成爲巨大兒日後生長發育過程中一直要面臨的健康問題。生來肥胖的寶寶如果在日後的成長過程中不加以注意,有可能會比常人過早患上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等代謝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大胖娃娃在出生時還有可能因爲肩部過寬導致肩難產,在助產過程中有一定的鎖骨骨折、臂叢神經損傷等風險。臂叢神經損傷會導致孩子無法完成手臂上舉、外展等動作,即使經過治療,有一部分孩子恢復效果也不理想。

對產婦來說,胎兒體重在3000克到3500克是最適宜分娩的。胎兒過重,會增加產婦難產的風險,產程過長還有可能損傷盆底肌肉,會增加產婦將來患尿失禁的機率。此外,產後出血等分娩併發症的風險也比一般產婦高。

準媽媽胃口差

不必擔心胎兒長不大

據醫生透露,這名6250克巨嬰的媽媽在懷孕早期一直食慾不佳,懷孕中期以後食量纔開始慢慢恢復,到了中晚期時,食量是孕前的兩倍。尤其是最後一個月,她常常半夜餓醒加餐,一口氣能吃下十幾片面包。

程海東主任說,因爲在懷孕早期吃不下東西,到了中後期就拼命補充營養的情況在準媽媽中很多見。

很多準媽媽及其家人擔心,早期經常孕吐、沒胃口會導致胎兒發育不好。事實上,這種擔心大可不必。在懷孕12周以前,所有胎兒的體重幾乎都是一樣的,除非準媽媽患有嚴重的營養不良或存在其他特殊因素,否則絕大多數胎兒都不會因爲母親的早孕反應而“長不大”。可以說,在懷孕早期,母親的飲食情況與胎兒的發育之間並沒有密切的聯繫。

準媽媽的消化系統工作效率非常高,營養吸收能力比常人強,因此,沒有必要刻意補充營養。對於絕大多數身體健康的準媽媽來說,只要照常飲食,注意營養結構的合理搭配即可。如果因爲擔心胎兒“長不大”、“長不好”而一味補充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不但有可能催生巨大兒,自己還可能患上妊娠糖尿病。

準媽媽只吃不動

體重最易飆升

缺乏運動是許多準媽媽的通病。程海東主任說,懷孕24周到32周是胎兒生長髮育最快的階段,也是整個懷孕過程中,準媽媽身心負擔最輕的階段。這段時間尤其要注意堅持運動,特別是那些因爲胃口很好而吃得太多的準媽媽。那位生下巨嬰的媽媽就是因爲在懷孕後期臥牀保胎,加上吃得太多,導致產前最後一個月體重一下飆升了16斤。

什麼運動最適合準媽媽呢?程海東主任認爲,只要不是仰臥起坐、俯臥撐等,大多數運動,孕婦都可以適當做。當然,前提是控制好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以不感到勞累爲宜。

盲目跟風食用保健品

當心得不償失

程海東主任提醒,除了吃得太多、動得太少外,許多準媽媽還存在心理過分焦慮、精神過度緊張的情況,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在懷孕期間盲目食用保健品,無論是親戚朋友推薦的還是網絡上宣傳的,只要聽說是對胎兒發育有利的,都要嘗試一下。

事實上,懷孕期間,準媽媽身體的各個器官負擔都會加重,肝臟也不例外,吃下去的保健品都必須通過肝臟代謝。程海東主任發現,有些出現不明原因肝功能下降的準媽媽在停服保健品後,肝功能就馬上恢復了正常。可見,盲目補充營養素和保健品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與對保健品的盲目熱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患有基礎疾病的準媽媽卻對正規藥物堅決說“不”。比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甲亢或甲減的孕婦在懷孕期間本應堅持治療,否則對自身和胎兒的健康都會產生影響,但不少人卻過分擔憂藥物的副作用,而不考慮疾病本身給胎兒帶來的風險。 .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