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歷史朝代 > 微信啓動圖片“變臉”背後的故事門道有很多

微信啓動圖片“變臉”背後的故事門道有很多

來源:男爵風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就在剛剛,微信的登錄頁面突然變了個畫風!看出區別了嗎?左邊是原圖,右邊是風雲四號的雲圖!

微信啓動圖片“變臉”背後的故事門道有很多

微信啓動圖片變臉

找出不同了嗎?啓動頁中的地球圖片由非洲大陸上空視角,變化爲了我們的祖國上空。

微信爲啥要換圖?

原來,就在今天,風雲四號衛星正式交付用戶投入使用。這顆衛星到底有什麼來頭?

微信啓動圖片“變臉”背後的故事門道有很多 第2張

風雲四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來頭可大了!這顆衛星的全名叫做風雲四號A星,2016年12月1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作爲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第一代(風雲二號)向第二代跨越的首發星,風雲四號對於保證我國靜止氣象觀測業務的連續、可靠和穩定運行,提高我國航天事業、氣象事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具有重大意義。

聽不太懂?沒關係。你只需要記得,無論是今年5月份北方的沙塵,還是6月底至7月初南方的“苗柏”颱風,還是此前的“一帶一路”高峯論壇,它都起到了重要的氣象監測作用。

一起來看看,到底有多厲害!

跨越

首先,風雲四號衛星整星研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並跑”向“領跑”的跨越。

具體表現在哪兒呢?風雲四號衛星填補了3項國際空白:實現了全球首次靜止軌道干涉式高光譜大氣探測;全球首次輻射計、探測儀、閃電儀共平臺裝載,全天時工作;全球首次靜止軌道微波探測技術驗證,首次425GHz頻段探測。

其次,這顆星還拿下了國內首次星上實時補償導航配準、首次高靈敏儀器多重微振動抑制和測量、首次高精度光譜定標與全譜段在軌輻射定標等7項第一。?

“閃電圖”

除此之外,風雲四號還裝載了很多很厲害的有效載荷,比如: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閃電成像儀和空間環境監測儀器包。

他們可以通過獲取地球表面和雲的多光譜、高精度、定量觀測數據和圖像,有效提高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水平,增強生態環境監測能力。

拿閃電監測來說,它裝載了我國自主研製的閃電成像儀,一分鐘可以拍攝500張閃電圖,探測區域範圍內的閃電頻次和強度,進而實現對強對流天氣的監測與跟蹤,提供閃電災害預警,這在國內是首次應用。

此外,與風雲二號相比,風雲四號的成像時間分辨率也提高了一倍。單星即可完成風雲二號雙星組網,才能實現的15分鐘全圓盤成像。在1000×1000公里區域內,觀測能力超過風雲二號,只需3分鐘。這跟歐美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能力相當。

這還不算,在系統觀測能力上,風雲四號也有顯着提高:(1)眼睛更銳利——空間分辨率最高達500米;(2)反映更敏捷——區域觀測時間分辨率可達1分鐘;(3)光譜分辨率更高——可以看到更多的大氣和地物特徵;(4)可以剖析大氣——獲取大氣三維溫溼度結構。

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間,微信將更換的啓動頁面效果圖的原始雲圖:風雲四號觀測的2017年6月7日13時,可見光三個通道合成的地球圓盤圖。雲圖反映出該時刻我國北方及東部沿海受鋒面氣旋雲系影響,出現降水天氣,我國南方的一條西南東北走向的切變線雲系也帶來了持續降水天氣,赤道北側的熱帶地區對流活躍,孟加拉灣及西太平洋有多個發展旺盛的對流雲團。

作用

前面說了那麼多高精尖的技術,那麼,風雲四號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來看看這些案例:今年5月份北方地區嚴重沙塵、6月份的華北特大暴雨、6月底至7月初南方持續降水以及“苗柏”“南瑪都”颱風……這些預警背後都有風雲四號的支撐。當然,除了颱風、沙塵、暴雨強對流災害天氣,在藍藻水華、霾等環境生態問題的監測上,風雲四號也毫不含糊。

更讓你想不到的,或許還有近期相繼舉行的各項重大活動。“一帶一路”國際高峯論壇、第13屆全國運動會、金磚國家領導人第9次會晤、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週年慶祝活動中,它的遙感應用也發揮了氣象保障的作用。

這麼神奇,原理是什麼?應用顯示:它可以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從而更加清晰地識別沙塵細節紋理、颱風內部中小尺度雲系結構等,解析暴雨天氣不同層次水汽輸送;此外,它的閃電成像儀在對強對流天氣的監測中,也顯示了十分強大的功能。

據介紹,風雲四號衛星已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對地觀測氣象衛星序列,有望在2017年底具備試運行和服務能力,將爲我國及亞太地區防災減災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保障。

故事

說回之前的問題,微信爲啥要換圖?

其實,這正是向祖國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一次獻禮。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間,大家在微信啓動的時候,都能欣賞到“風雲四號”從太空拍攝的祖國全景。

不僅如此,微信團隊還首次披露了微信啓動頁背後的故事。

微信一直以來的啓動頁中,選用的照片素材是NASA在全世界範圍公開的第一張完整的地球照片,名爲“藍色彈珠”,這是人類第一次從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畫面中所顯示的是非洲大陸。

關於選用這張照片作爲素材的原因,微信團隊透露稱:“非洲大陸是人類文明的起源地,我們將非洲上空的雲圖作爲啓動頁的背景圖,也希望將‘起源’之意賦予啓動頁面。

而此次展示‘風雲四號’拍攝畫面,也是寓意從‘人類起源’到‘華夏文明’的歷史發展,旨在向億萬微信用戶展示我國大好河山風貌。

成效

風雲四號很牛,但這並不是終點,而是一系列創新技術應用中的一部分。

截至目前,我國8顆風雲氣象衛星在軌運行,其中用於業務運行的有6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爲81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提供高時效的氣象衛星數據,並覆蓋”一帶一路“沿線的37個國家和地區,被廣泛應用於氣象預報、防災減災、科學研究等領域。

十八大以來,2013年9月23日,風雲三號C星發射成功;2014年12月31日,風雲二號G星發射成功;2016年12月11日風雲四號A星發射成功。配合此前業務運行的四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成功實現由試驗業務型嚮應用服務型轉變,爲各項氣象工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觀測依據。

風雲二號實現了6分鐘的高頻次區域觀測新業務能力,使得我國靜止衛星及儀器設計在與國際水平相差一代(約20年)差距的前提下,觀測時效接近國外現役靜止軌道業務衛星。

風雲三號C星是我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中第一顆業務衛星,其投入業務運行後,與風雲三號B星一起形成上、下午星組網觀測,實現了全球、全天候、多光譜、三維、定量對地遙感探測,確保我國極軌氣象衛星業務的連續穩定運行。

而風雲四號A星第一階段在軌測試圓滿完成,其各項功能、性能指標符合研製總要求已具備在軌交付條件。前面已經提到,這是我國首顆靜止軌道上三軸穩定的定量遙感衛星,其掃描成像輻射計可見光通道最高空間分辨率達到500米,可每15分鐘對東半球掃描一次,最快每1分鐘生成一次區域觀測圖像;搭載了世界首個靜止軌道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首次實現了靜止軌道大氣高精度溫度、溼度廓線探測;首次實現了我國靜止軌道閃電成像觀測,可對我國及周邊區域閃電每秒拍攝500張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風雲四號A星成功解決了多臺帶有光學運動部件的觀測儀器在同一平臺上工作而不相互干擾的工程技術難題,目前歐洲仍採用兩臺主要儀器且分置於兩顆衛星上的方案。風雲四號A星是所有靜止氣象衛星中裝載儀器最多的一顆,單顆衛星的觀測能力和效率大爲提高。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