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歷史朝代 > 多米音樂停運原因 多米音樂app還能用嗎

多米音樂停運原因 多米音樂app還能用嗎

來源:男爵風    閱讀: 6.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不少網絡音樂平臺開啓了資源共享模式,可能是爲了更好的發展自己的業務,同時也打破平臺之間的壁壘,讓大家不用麻煩,不過,這對很多小的音樂平臺來說卻很傷,不少二線音樂平臺因爲市場越來越小而退出歷史舞臺,多米音樂就是其中一家。

多米音樂停運原因 多米音樂app還能用嗎

3月6日消息,智能音響品牌Sonos日前向用戶發送郵件表示,多米音樂公司計劃終止相關業務運營,服務器於2018年2月28日下架,無限期停止音樂服務。截至目前,多米音樂官方未對此事發表迴應。目前,打開多米音樂App平臺,仍可正常播放歌曲,但記者注意到排在第一名的歌單跟新日期爲2月10日,而自2月10日至今再無歌單更新。

在線音樂巨頭擼起袖子爲版權爭奪正酣,第二梯隊的音樂平臺卻體力不支倒地。就在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兩大在線音樂巨頭達成版權合作、宣告版權之爭暫告一段落之時,二線音樂平臺多米音樂卻陷入停擺。智能音響品牌Sonos日前向用戶發送郵件表示,多米音樂計劃終止相關業務運營。儘管截至目前多米音樂還未對此事正面發聲,不過,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多米音樂的官網已無法登錄,其官方微博、手機應用均已停止更新近一個月。

根據多米音樂的財報,此前該公司已經連續多年虧損。與全行業深受版權成本之苦一樣,多米音樂也受到了其巨大的成本壓力,作爲國內最早的在線音樂平臺之一,多米音樂用戶數一度上億,如今停擺不禁讓人唏噓,但這也符合互聯網行業發展規律,一個領域只能有前二三名巨頭才能很好存活,其他都將生存艱難甚至被迫退出競爭。

多米音樂停運原因 多米音樂app還能用嗎 第2張

多米官網停運

Sonos在給用戶發送的郵件中提及,“受市場因素影響,多米音樂公司計劃終止多米相關業務運營,服務器於2018年2月28日下架,無限期停止音樂服務,同時將導致您在Sonos平臺上無法繼續使用多米音樂”。

事實上多米音樂的停擺早有預兆。隨着在線音樂版權保護加大,特別是版權局最嚴版權保護令的出臺,在線音樂版權價格也不斷上漲,一些中小音樂平臺也開始面臨巨大的壓力。多米音樂就是其中之一。

從2016年開始,政府加強了對互聯網音樂版權的管理,隨着用戶對於正版音樂的付費習慣逐漸形成,版權成爲各音樂平臺爭奪的核心資源。

CIC灼識諮詢執行董事趙曉馬向第一財經表示:“多米音樂倒下的根源在於激烈且殘酷的行業競爭,競爭的激烈主要表現在面對巨頭的流量壓力和日漸退去的品牌知名度上,競爭的殘酷主要表現在版權的困境和運維能力上。”

“首先,騰訊系、網易系和阿里系能爲各自平臺的增量業務帶來巨大的流量,這點多米無能爲力。其次,行業的馬太效應明顯,面對次世代的新羣體,多米的品牌知名度也處於劣勢。再者,內容端的缺失在根本上影響了用戶體驗,多米也試圖想在非版權領域(粉絲經濟、線下活動等)建立優勢,但面臨着巨大的資金投入(版權購買成本、系統迭代成本等)和運營考驗(音樂平臺的運營複雜性和門檻逐年提高、創始團隊離開等問題)。”趙曉馬錶示。

根據多米音樂在新三板披露的財報,多米音樂已經連續多年深受虧損之苦,還處於主營收入逐漸減少、虧損規模繼續擴大的狀態。數據顯示,2014年和2015年,多米音樂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爲3243.37萬元及2607.54萬元,淨利潤分別爲-4399.95萬元和-5766.74萬元。

掛牌新三板後,多米在線仍未脫離虧損的處境。其中2016年,多米在線實現的營業收入同比減少8.72%,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700萬元,虧損規模較2015年有所縮小。但從2017年開始,多米在線的虧損規模又有所擴大。2017年半年報顯示,多米在線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476.8萬元,較上年同期的-2338.8萬元增加了約1000萬元的虧損。

多米音樂高管在去年接受相關媒體採訪時曾表示,版權已經買不起了。版權的缺失成爲多米音樂失去大量用戶的關鍵因素之一。第一財經記者在多米音樂APP上看到,目前該平臺幾乎主流的音樂版權均沒有。此外,記者注意到該平臺在2月上旬已停止更新。

多米音樂停運原因 多米音樂app還能用嗎 第3張

手握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等主流音樂版權的騰訊音樂方面也向記者表示,此前與多米音樂還有過版權合作,目前已經沒有合作了。如果沒有騰訊音樂的版權分銷,一半以上的主流音樂將無法收聽,音樂平臺的價值也將大打折扣。

或引發連鎖倒閉潮

事實上,多米音樂面臨的困境很多二線梯隊的音樂平臺也同樣面臨。一位音樂產業觀察人士向記者表示:“以共享單車爲例,除了第一第二名,後面的活得怎樣?在線音樂平臺也不例外。下一步將引發二線梯隊連鎖倒閉效應。多米音樂的停擺等於推倒了二線梯隊的多米諾骨牌。更多二線梯隊將陷入困境,甚至倒閉。”

現階段熱門的存量版權已基本被騰訊系獨攬,增量市場(獨立音樂人、歌壇新人等)的契機有限,在此行業環境下,版權轉授權合作的達成是大勢所趨。但對於二線音樂平臺來說,受限於用戶體量及生態圈廣度,其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產生的邊際效益越來越低,生存狀況相當嚴峻。“除版權成本外,在獲客渠道上的資源投入及平臺運維上對於人才的需求,都是二線音樂平臺目前無法規避的痛點。”趙曉馬錶示。

中國數字音樂的市場規模在2017年已超百億元,隨着版權管理加強、用戶付費意願的提升,行業整體收入規模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對於二線音樂平臺,趙曉馬判斷,該領域走向衰敗的趨勢已成定局,未來市場格局將主要由騰訊、網易和阿里三家主導,競爭的核心要素將是對於版權資源的爭奪,及對音樂消費場景的有效覆蓋。

事實上,中國數字音樂市場已被以騰訊音樂爲主的互聯網巨頭壟斷。現階段,各巨頭平臺的產品差異化逐漸顯現,形成以一體化、場景化、內容化、粉絲化爲主的運營特色。趙曉馬認爲,未來各巨頭平臺還將繼續通過搶佔版權資源加強對上游的把控,同時進一步挖掘更豐富的用戶付費場景和方式,提升用戶付費轉化率和金額。對於其他音樂平臺,只能在夾縫中依靠維持產品的獨特性(深耕內容、創新交互形式、擴展線下活動等)或社羣的獨特性(保持調性、服務垂直人羣等)繼續運營。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