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快訊 > 世間印象 > 江陰八十一日血淚抗清史,全城殉國無一投降(被屠17萬人)

江陰八十一日血淚抗清史,全城殉國無一投降(被屠17萬人)

來源:男爵風    閱讀: 3.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軍入關之後,整個神州大陸上哀鴻遍野,滿清因爲人數較少,爲了能夠鞏固王朝避免動亂,在當時就瘋狂的屠戮漢人,而江陰八十一日雖然慘痛,卻是其中最有民族氣節,最振奮人心的慘狀事件。整個江陰城在清軍圍攻下無一人投降,每一個平民都拿起武器抵禦外敵,最後全城殉國被屠殺17萬人。

滿清大屠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大同之屠、廣州大屠殺

江陰八十一日:清軍屠殺17萬人

江陰八十一日血淚抗清史,全城殉國無一投降(被屠17萬人)

剃髮令的頒佈是清軍爲了鞏固統治地位,強行將滿漢人民融合的強制手段,嘉定三屠和揚州十日就是最好的證明。而江陰人民爲了抵抗剃髮令,發動全城的人進行抵抗,與清軍前後鬥爭了八十一天,故稱“江陰八十一日”,最後全城殉國,被屠殺17.2萬人。

江陰八十一日血淚抗清史,全城殉國無一投降(被屠17萬人) 第2張

但在江陰人民的抵抗之下,清軍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損失,不僅折損了三個王爺、十八個大將,其二十四萬大軍也折損了7.5萬人,最後僅有53個江陰人躲了起來而得以倖存,這是整個滿清大屠殺中最有民族氣節的抗清事件之一。

江陰八十一日的血淚抗清史

江陰八十一日血淚抗清史,全城殉國無一投降(被屠17萬人) 第3張

1645年夏,在滿清大軍南下的過程中江陰降清。就在這個時候,清朝派出了一個投降清朝的前明官吏方亨繼任爲江陰新的知縣。方亨依照清朝慣例,頒佈了剃髮令。

江陰八十一日血淚抗清史,全城殉國無一投降(被屠17萬人) 第4張

這樣一來迅速激起了民衆的反感,陰曆六月二十八日江陰人民請願保留髮式和衣冠。方亨卻破口大罵,衆人大怒,罵道:“你身爲中國進士,頭戴紗帽,身穿圓領,來做韃靼知縣,不知道羞恥嗎?”方亨暫停所議。

江陰八十一日血淚抗清史,全城殉國無一投降(被屠17萬人) 第5張

此後,方亨召集當地諸生百餘人及鄉紳、百姓會於文廟。衆人表示現在江陰已盡歸順,應該沒有大的事情了,方亨說:“只剩下剃髮了。”衆人道:“發可不剃嗎?”方亨道:“這是大清律法,不可違背。”說罷就回衙了。諸生許用等人聚集不去,在明倫堂共同立誓道:“頭可斷,發決不可剃!我中國男兒豈可失身!!”。

江陰八十一日血淚抗清史,全城殉國無一投降(被屠17萬人) 第6張

正在這時,常州府發來嚴令剃髮的文書,其中就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話。方亨叫書吏把府文寫成佈告張貼,書吏寫到這句話時,義憤填膺,把筆扔到地上說:“就死也罷!”消息很快傳遍全城,立刻鼎沸起來。方亨看到江陰士民不從,祕密報告常州府請上司派兵“多殺樹威”。結果,這封密信被江陰百姓搜獲,於是在閏六月初二日擒住方亨,斬殺清差,推陳明遇爲首,以“大明中興”爲旗號,自稱江陰義民,正式反清。

江陰八十一日血淚抗清史,全城殉國無一投降(被屠17萬人) 第7張

陳明遇卻感到自己缺乏軍事組織才能,在他推薦下江陰士民把鄉居的原任典史閻應元迎接入城擔負守城重任。江陰不過是一座小小的要塞,全城僅九萬多人。被百姓們推舉爲守城統帥的閻應元既無在揚州抵抗清朝軍隊的一品大學士史可法的十萬大軍,又無在嘉定抵抗清朝軍隊的三品通政使侯峒曾的地位顯赫,但他居然應全城百姓重託,擔當起了九萬平民百姓的指揮官。閻應元入城後,立即把全城的戶口分別丁壯老幼詳加調查,挑選年輕力壯的男子組成民兵,會合鄉兵分班上城,每個城垛十名,按時換班,分守四門。

江陰八十一日血淚抗清史,全城殉國無一投降(被屠17萬人) 第8張

在江陰被圍困的八十一天當中。十萬江陰百姓面對二十四萬清軍鐵騎,兩百多門紅夷大炮,血戰孤城,擊斃清軍七萬五千餘人,包括親王三名,大將軍十八名。最後城破,屠城,江陰百姓九萬七千餘人無一投降,男女老少紛紛與滿人血戰到底,力不能戰者盡皆投井自盡,婦女多貞烈,投河而死。七歲孩童,毅然就義,無一人順從。英勇悲壯,全城僅老幼53人藏於古塔中倖存。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被後世稱爲“江陰抗清三公”。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